[发明专利]一种高茶黄素含量复合香味红茶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8579.1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2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余小牛;余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市黟县五溪山茶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08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45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素 含量 复合 香味 红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茶黄素含量复合香味红茶的制作方法,以春季采摘的茶叶芽头鲜叶为原料,经过紫外线辐照处理、恒温洁净萎凋、揉捻、第一次发酵、第二次发酵、烘干等加工,制得高茶黄素含量复合香味红茶产品。本发明制作的红茶产品,具有平层和建堆两次发酵后的复合香味;其茶黄素含量平均可达1.2‑1.5%,高于普通方法制作的红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茶黄素含量复合香味红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红茶是国际市场销量最大,销路最广的茶叶。在国际茶叶贸易中,红茶销量占90%以上。
茶黄素又称茶黄色素,是存在于红茶中的一种金黄色色素,是茶叶发酵的产物,是一类多酚羟基具茶骈酚酮结构的物质。茶黄素以多酚类物质、儿茶素为主要成分,还含有氨基酸、维生索C、维生素E、维生素A、黄酮及黄酮醇等,对红茶的色香味及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茶黄素在红茶中的含量一般为0.3-1.5%,其含量的高低与红茶发酵过程密切相关。近年来,茶黄素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潜在功能逐渐被发现,如抗氧化、防治心血管疾病、降血脂、抗癌防癌等,其研究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茶黄素含量复合香味红茶的制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茶黄素含量复合香味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将采摘的茶叶鲜叶均匀摊放,茶叶鲜叶摊放厚度为1.0-2.5mm,然后对摊放好的茶叶鲜叶进行紫外线辐照处理5-10min,紫外线辐照处理的紫外线波长为250-270nm、辐照强度50-100uW/cm2;
步骤2:将紫外线辐照处理后的茶叶鲜叶摊放在萎凋帘上,摊放密度为0.5~0.75kg/m2;将凋萎帘均匀、整齐的放置到恒温洁净凋萎室中;恒温洁净凋萎室中,控制温度22-25℃,相对湿度55-65%,洁净度高于1万级,新风量为每公斤鲜叶1.5-2.5m3/h;萎凋时间8-12h,至叶片含水量为58-65%;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萎凋后的茶叶鲜叶,放入茶叶揉捻机中进行揉捻处理,揉捻温度20-24℃,相对湿度85-95%,揉捻25-50min,得到揉捻叶;
步骤4:将所述揉捻叶移入发酵室中,将揉捻叶均匀摊放,平铺成厚度10-15cm的发酵平层,静置发酵;静置发酵过程中,发酵室温度为24-30℃、相对湿度80-90%、洁净度高于1万级、新风量为每公斤揉捻叶1.0-2.0m3/h;静置发酵3-5h,至66-70%发酵叶泛红时,停止第一次发酵;
步骤5:将泛红发酵叶和未泛红发酵叶移入发酵室中,将未泛红发酵叶放在中央位置,建成坡度20°-30°的茶叶堆,茶叶堆中心高度为15-25cm;然后将泛红发酵叶均匀的撒放在茶叶堆上,使得泛红发酵叶厚度为5-10cm,坡度仍保持20°-30°,建堆静置发酵;建堆静置发酵中,发酵室温度为22-25℃、相对湿度60-80%、洁净度高于1万级、新风量为每公斤发酵叶1.0-2.0m3/h;静置发酵1-2h,然后将发酵叶均匀摊开;
步骤6:将步骤5得到的发酵叶放入热风干燥设备中,以温度110-120℃热风烘干发酵叶至含水量20-25%;然后将热风温度调为75-85℃,烘干发酵叶至含水量为6.5-7.0%,即得到高茶黄素含量复合香味红茶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市黟县五溪山茶厂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市黟县五溪山茶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85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