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4450.3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6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周江奇;沈云啸;韦韡;李恒佰;张峰;李开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周放 |
地址: | 54502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 ||
1.一种模具,包括凸模(11)、凹模(12)和压边圈(13),所述压边圈(13)套设于所述凸模(11),用于与所述凸模(11)共同支撑工件;所述凹模(12)用于与所述凸模(11)凹凸配合以对所述工件进行冲压;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边圈(13)和所述凹模(12)中,一者设置有第一凹槽(131),另一者固定地设置有第一拉延筋(121);所述第一拉延筋(121)与所述第一凹槽(131)相配合作用于所述工件;
所述凸模(11)和所述凹模(12)中,一者设置有第二凹槽(122),另一者固定地设置有第二拉延筋(111);所述第二拉延筋(111)与所述第二凹槽(122)相配合作用于所述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31)设置于所述压边圈(13),所述第一拉延筋(121)设置于所述凹模(12);
所述第二凹槽(122)设置于所述凹模(12),所述第二拉延筋(111)设置于所述凸模(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延筋(121)一体成型于所述凹模(12);和/或,所述第二拉延筋(111)一体成型于所述凸模(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延筋(121)镶嵌于所述凹模(12);和/或,所述第二拉延筋(111)镶嵌于所述凸模(1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31)和所述第一拉延筋(121)的数量均为两条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31)和所述第一拉延筋(121)的数量均为两条;两条所述第一凹槽(131)的凹陷深度相等,两条第一拉延筋(121)的凸起高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122)和所述第二拉延筋(111)的数量均为一条。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延筋(121)和所述第二拉延筋(111)的断面均为半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延筋(121)和所述第二拉延筋(111)的断面均为方形。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延筋(121)从所述凹模(12)上凸出的高度,与所述第二拉延筋(111)从所述凸模(11)上凸出的高度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445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