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型材的自动打磨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62340.3 | 申请日: | 2020-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4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唐兴华;顾胜;刘鹏;于津伟;杨安海;黄璜;潘慧君;芦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1/00;B24B27/00;B24B41/02;B24B47/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王佳妮 |
| 地址: | 2013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用型材 自动 打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船用型材的自动打磨系统,包括两个连贯连接的输送系统,两个输送系统之间设有一打磨装置;输送系统包括一组平行设置的双排支架,双排支架上设有输送辊道,双排支架下方设有支腿和设置在支腿一侧的顶升机构;打磨装置包括架体,架体内设有横向打磨单元和纵向打磨单元,架体的一侧设有驱动。使用时,通过打磨装置和输送系统的配合,使得本装置可以实现多种不同规格型材的自动打磨,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横向打磨单元和纵向打磨单元相配合,可以改变型材的各种放置位置,易于控制打磨的均匀施力,打磨效果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打磨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用型材的自动打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各种型材的焊接是生产加工中的重要环节。在焊接之前,需要对型材待焊接面进行打磨除锈处理。传统做法都是工人手持砂轮机进行打磨,这种做法不仅效率低下,人力、时间成本高,并且由于是人工打磨,容易出现打磨不均匀现象,容易出现打磨后型材表面存在凹凸的波浪形状影响打磨质量,打磨产生的粉尘飞扬也不利于工人的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船用型材的自动打磨系统,通过一组输送装置和设在输送装置之间的打磨装置,可以对不同形状和初始方向的型材进行自动打磨,提高效率,打磨均匀。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船用型材的自动打磨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两个连贯连接的输送系统,两个输送系统之间设有一打磨装置;输送系统包括一组平行设置的双排支架,双排支架上设有输送辊道,双排支架下方设有支腿和设置在支腿一侧的顶升机构;打磨装置包括架体,架体内设有横向打磨单元和纵向打磨单元,架体的一侧设有驱动装置。
优选的,输送辊道包括若干根平行排列的输送辊子,输送辊子架设在双排支架之上,双排支架的一侧边设有若干个侧向挡辊,每个输送辊子与侧向挡辊之间错位间隔设置。
双排支架下方分别设有两排支腿,其中一排支腿的外侧设有顶升机构,内侧设有与顶升机构配合的导向柱,导向柱与支腿的框架体之间存在间隙。
进一步,架体内设有移动架,移动架的两侧边分别对称设有第二打磨导向侧辊,架体的两侧内壁分别设有与第二打磨导向侧辊相配合的第一打磨导向侧辊;架体的两侧内壁分别设有一组打磨升降驱动,一组打磨升降驱动与横向打磨单元相连接配合,另一组打磨升降装置与纵向打磨单元相连接配合。
更进一步,打磨装置的架体四周设有观察窗,驱动装置包括进料升降架,进料升降架的上方连接有进料升降驱动,进料升降下的下方设有进料升降压辊,架体的一侧设有与进料升降架配合的进料升降导向块。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除了整体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很多细节方面的改进,具体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改进方案,在两个输送系统之间设有一打磨装置,输送机构的双排支架上设有输送辊道,双排支架下方设有支腿和顶升机构,打磨装置包括横向打磨单元和纵向打磨单元,通过打磨装置和输送机构的配合,使得本装置可以实现多种不同规格型材的自动打磨,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2、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架体内设有移动架,第一、二打磨导向侧辊,以及两组打磨升降驱动,两组打磨升降驱动又分别与横向打磨单元和纵向打磨单元相配合,可以改变型材的各种放置位置,易于控制打磨的均匀施力,打磨效果佳;
3、本发明的装置布局合理,设有各种调节机构,适用范围广,能够适应不同规格形状和不同初始状态的型材;
4、本发明安全可靠,便于实施,有利于推广和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输送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输送系统的又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未经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23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