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柱形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1743.6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5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黄香武;李强有;高树促 | 申请(专利权)人: | 湛江广垦雄鸥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千帆 |
地址: | 524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柱形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茶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包括S1、茶叶过滤除杂;S2、清洗除杂;S3、茶叶杀青;S4、茶叶揉捻;S5、茶叶干燥;S6、复蒸软化;S7、挤压成型和S8、干燥定型。该圆柱形茶及其制备方法,成型后的产品呈圆柱状且直径控制在5~15mm,方便人们适量掰取茶叶冲泡,防止掰取部位大量碎裂导致的茶叶浪费现象产生,同时采用高压蒸汽杀青,时间短,风味物质保留多,高压反应釜蒸汽杀青,由于采用密闭环境进行杀青,茶叶香气损失较少,茶叶蒸汽结合微波杀青,杀青速率快,均匀采用先增湿后常压蒸汽蒸,能实现茶叶吸水均匀,蒸煮过程中受热均匀,采用105~130℃饱和蒸汽蒸能快速穿透茶叶,缩短蒸煮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圆柱形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俗称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茶叶成分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有益健康。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在采摘往往需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制成圆饼状的茶饼。
现有的茶叶制备方法往往制成的茶饼体积大,在饮用时需将其掰碎取少许冲泡,但掰碎过程中往往会造成茶饼周边碎裂,造成浪费的同时不利于后续储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柱形茶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茶叶制备方法往往制成的茶饼体积大,在饮用时需将其掰碎取少许冲泡,但掰碎过程中往往会造成茶饼周边碎裂,造成浪费的同时不利于后续储藏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圆柱形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S1、茶叶过滤除杂:
将采摘下的茶叶置晾干后于滚筒式筛网内进行翻料过滤,将茶叶表面的叶梗、尘粒与其分离;
S2、清洗除杂:
将过滤后的茶叶置于鼓泡式清洗池中清洗除杂;
S3、茶叶杀青:
采用高压蒸汽杀青、高压反应釜蒸汽杀青与常压蒸汽结合微波对茶叶进行杀青;
S4、茶叶揉捻:
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
S5、茶叶干燥:
采用太阳晒干、热风干燥、热泵干燥、真空干燥的方式对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干燥,将茶叶的含水量控制于11%;
S6、复蒸软化:
采用100℃的常压蒸汽或105~130℃饱和蒸汽对茶叶进行复蒸使其软化;
S7、挤压成型:
将复蒸后的茶叶置于相应的模具中挤压成型;
S8、干燥定型:
采用热风干燥、抽湿干燥的方式对挤压后的茶叶进行干燥。
可选的,所述步骤S1中,滚筒式筛网的孔隙为2至6mm,且滚筒式筛网的转速为每秒2至8转。
可选的,所述步骤S3中,高压蒸汽杀青条件为250~400℃,杀青时间为0.5~3min;高压反应釜蒸汽杀青条件为105~140℃,杀青时间为5~30min;常压蒸汽结合微波杀青条件为常压蒸汽100℃,熏蒸5~20min;微波干燥物料温度110~135℃,时间为1~5min。
可选的,所述步骤S5中,热风干燥、热泵干燥、真空干燥的温度为55~75℃,太阳晒干温度为25~30℃,湿度控制在50~70%。
可选的,所述步骤S5中,干燥后的茶叶其含水量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湛江广垦雄鸥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湛江广垦雄鸥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17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