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承载装置及特种汽车装配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0491.5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3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梁俊涛;岳莹莹;于善信;陈雷;纪淑霞;李玉成;曹刚;闫玉红;王芬;常喜庆;卢雪;张波;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5/02 | 分类号: | B62D65/02;B62D65/18;B60B33/0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陈晓敏 |
地址: | 210014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载 装置 特种 汽车 装配 生产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承载装置及特种汽车装配生产线,包括外壳,外壳内固定有第一升降机构及第二升降机构,外壳底部还设有多个车轮总成,所述车轮总成包括固定架,固定架底部与车轮转动连接,固定架与外壳之间设有垫板,垫板与外壳固定连接,固定架与弹性件底端固定,弹性件顶端与顶板固定,顶板与垫板通过穿过固定架的固定件固定,使用本发明的承载装置工作效率高,适应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种汽车装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承载装置及特种汽车装配生产线。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目前特种汽车因其结构复杂、涉及系统多,且呈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特点,装配过程多采用固定工位式装配线。用于车架固定的装置是整个特种汽车装配过程的承载装置,是保证车辆正常装配的基础,承载装置的强度、刚度、高度直接关系着底盘能否顺利装配,是特种汽车固定工位式装配线上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发明人了解到目前特种汽车固定工位式装配线用承载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1、承载装置为满足高承载能力的要求,高度多为固定式,高度不可调,无升降功能,无法普遍适应不同高度车辆的装配;
2、目前特种汽车装配线使用的承载装置,为满足高强度的承载要求,往往设计成固定式结构,在汽车落地需要移出承载装置时,操作不方便、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承载装置,能够适应不同高度车辆的装配,且汽车落地时方便移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承载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固定有第一升降机构及第二升降机构,外壳底部还设有多个车轮总成,所述车轮总成包括固定架,固定架底部与车轮转动连接,固定架与外壳之间设有垫板,垫板与外壳固定连接,固定架与弹性件底端固定,弹性件顶端与顶板固定,顶板与垫板通过穿过固定架的固定件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及第二升降机构均包括与驱动机构连接的丝杠,丝杠的底端与丝杠座转动连接,丝杠座与外壳固定,丝杠连接有丝杠螺母,丝杠螺母与升降件固定连接,升降件与外壳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丝杠的底端通过深沟球轴承和止推轴承与丝杠座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连接,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分别通过锥齿轮传动机构与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的丝杠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固定有行程开关,用于限制丝杠螺母的运动行程。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采用穿过固定架的双头螺柱,所述双头螺柱两端分别穿过垫板和顶板,并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母和第二固定螺母,第一固定螺母压紧在顶板上表面,第二固定螺母压紧在垫板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设有用于车轮伸出的开孔,开孔的边缘位置处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与垫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车轮总成设置在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两侧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开设有检修孔,外壳上可拆卸的连接有盖板,盖板用于对检修孔进行封堵。
第二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种汽车装配生产线,设置有第一方面所述的承载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承载装置,具有第一升降机构及第二升降机构,能够使特种汽车底盘在装配时,根据制件装配高度需要实现特种汽车车架高度的升降,以方便装配人员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理工大学;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04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