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模锻件热压、冷压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54302.3 | 申请日: | 2020-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5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姝俨;吴道祥;刘强;白倩倩;曾庆华;陈丽芳;王平;许开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J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高勇 |
| 地址: | 401326 重庆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锻件 热压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模锻件热压、冷压工艺,用于加工大弧面铝合金模锻件,包括:步骤S1:获取坯料;步骤S2:采用模具上模和模具下模,将坯料热压加工至第一尺寸;第一尺寸大于产品尺寸,且第一尺寸与产品尺寸之差为产品的热膨胀量与冷变形量之和;步骤S3:待坯料冷却至预设温度后,在模具上模和坯料之间放置板体中间件,并与模具下模配合对坯料冷压加工至目标尺寸;步骤S4:开模后,获得产品。本发明所提供的工艺,利用尺寸加工差值的确定,并利用中间件的板体结构,对坯料冷压加工至目标尺寸,该工艺仅需利用一套模具即可实现热压和冷压两道工序,该工艺加工而成的产品锻件综合性能优良、机加工变形量可控,满足市场需求,并且有效节省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锻件加工方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铝合金模锻件热压、冷压工艺。
背景技术
模锻是指在专用模锻设备上利用模具使毛坯成型而获得锻件的锻造方法,在铝合金的生产工艺中,模锻加工非常普遍。
现有技术中,对性能及尺寸要求严格的大弧面铝合金模锻件的成型,往往需要两套模具:一套热压模具,为了满足模锻件的成型;一套冷压模具,为了控制模锻件尺寸精度及消除模锻件的残余应力。现有的铝合金模锻件的热压模具按其热锻件设计并预留一定的冷变形量,锻件冷压模具按照产品铝合金模锻件设计。
然而,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采用两套模具,不仅导致模锻件的设计、制造周期加倍,并且需要花费两套模具的费用,大大降低了产品锻件的竞标竞争力。
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模锻件的加工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合金模锻件热压、冷压工艺,用于提高模锻件的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铝合金模锻件热压、冷压工艺,用于加工大弧面铝合金模锻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坯料;
步骤S2:采用模具上模和模具下模,将所述坯料热压加工至第一尺寸;所述第一尺寸大于产品尺寸,且所述第一尺寸与所述产品尺寸之差为产品的热膨胀量与冷变形量之和;
步骤S3:待所述坯料冷却至预设温度后,在所述模具上模和所述坯料之间放置板体中间件,并与所述模具下模配合对所述坯料冷压加工至目标尺寸;
步骤S4:开模后,获得产品。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所述中间件为钢板,且所述钢板的厚度与所述产品的厚度方向的冷变形量相同。
优选的,所述模具上模包括上模主体和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尺寸相对于所述产品的弧形凹槽的尺寸减少所述产品的热膨胀量与冷变形量之和。
优选的,所述模具上模的模腔设有下沉部,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下沉部内,所述下沉部的外周轮廓与所述产品的周边轮廓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下沉部的深度为7-8mm。
优选的,所述模具上模和所述模具下模均设有用于与模锻设备限位的模尾凹槽和键槽。
优选的,所述模具上模和所述模具下模还设有位置对应的导柱孔。
优选的,所述模具上模的侧面设有抬模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43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