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铸钢铁管内衬层抗剥离性的结构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51690.X | 申请日: | 2020-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0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 发明(设计)人: | 侯振河;张希营;李超刚;张学来;刘玉花;张玉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铭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C24/08 | 分类号: | C23C24/08;F16L9/14 |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胡朝冰 |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铸钢 铁管 内衬 剥离 结构 方法 | ||
一种提高铸钢铁管内衬层抗剥离性的结构,铸钢铁管内表面包含紧密结合的铝热原位自生Al2O3陶瓷层,在Al2O3陶瓷层中镶嵌有碳化钨颗粒,碳化钨颗粒至少部分凸出于Al2O3陶瓷层的表层,在Al2O3陶瓷层的外部是紧密结合的内衬层,碳化钨颗粒凸出于Al2O3陶瓷层的表层的部分嵌入内衬层,内衬层具有的厚度能够完全覆盖碳化钨颗粒凸出于Al2O3陶瓷层的表层的部分,并优选在完全覆盖碳化钨颗粒凸出于Al2O3陶瓷层的表层的部分后有多余厚度。该结构制备方法是通过在铸钢铁管内表面通过铝热原位自生成方法生成Al2O3陶瓷层的反应启动一定时间后向反应表面送入碳化钨颗粒材料并保持高速旋转一定时间得到,碳化钨颗粒材料在后续喷涂内衬层中作为了钉扎材料,提高了内衬层抗剥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表面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铸钢铁管内衬层抗剥离性的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铸钢铁管是球墨铸铁管的一种俗称,是一种具有钢的特性的高性能铸铁管道,在市政化工等领域输送复杂流体材料,内壁需要一定耐磨性、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
铝热原位自生成Al2O3陶瓷层的工艺是一种快捷的表面涂层制备工艺,在铸钢铁管内部涂层制备中已经有了一定应用,试验中发现,对经过铝热原位自生成Al2O3陶瓷层的铸钢铁管内壁进行最后的内衬层喷涂后,内衬层抗剥离性不佳,分析认为是由于制备的Al2O3陶瓷层是反应生成,其特点是致密且表面组织平顺,喷涂树脂材料后树脂材料没有与Al2O3陶瓷层产生良好浸润和结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铸钢铁管内衬层抗剥离性的结构及方法,通过在铸钢铁管内表面通过铝热原位自生成方法生成Al2O3陶瓷层的反应启动一定时间后向反应表面送入碳化钨颗粒材料,作为后续喷涂内衬层的钉扎材料,提高内衬层抗剥离性,该工艺操作快捷,效果可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提高铸钢铁管内衬层抗剥离性的结构,铸钢铁管内表面包含紧密结合的铝热原位自生Al2O3陶瓷层,在所述铝热原位自生Al2O3陶瓷层中镶嵌有碳化钨颗粒,所述碳化钨颗粒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铝热原位自生Al2O3陶瓷层的表层,在所述铝热原位自生Al2O3陶瓷层的外部是紧密结合的内衬层,所述碳化钨颗粒凸出于所述铝热原位自生Al2O3陶瓷层的表层的部分嵌入所述内衬层,并且,所述内衬层具有的厚度能够完全覆盖所述碳化钨颗粒凸出于所述铝热原位自生Al2O3陶瓷层的表层的部分,并优选在完全覆盖所述碳化钨颗粒凸出于所述铝热原位自生Al2O3陶瓷层的表层的部分后有多余厚度。
如上所述的一种提高铸钢铁管内衬层抗剥离性的结构,所述内衬层为树脂内衬层。
一种提高铸钢铁管内衬层抗剥离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铭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铭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16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