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母类嵌件热熔工作站布置结构和热熔工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49006.4 | 申请日: | 2020-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71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 发明(设计)人: | 吴何畏;杨柳;张俊;李建亭;袁芳;曹敏;陈运星;吕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文理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9C65/44 | 分类号: | B29C65/44;B29C65/78;B29L31/3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徐瑛 |
| 地址: | 44105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母 类嵌件热熔 工作站 布置 结构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螺母类嵌件热熔工作站布置结构和热熔工艺方法,包括工作站框架及其正面的龙门架,所述工作站框架的中部设有主工作台和副工作台;所述主工作台上设有定位夹具组件,所述副工作台上设有自动送料组件;所述主工作台的两侧分别设有机器人,所述机器人的自由端连接有取料组件;所述龙门架内设有控制器,所述龙门架外侧壁上设有人机交互屏,所述人机交互屏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人机交互屏下方设有热熔启动按钮;本螺母类嵌件热熔工作站布置结构简单紧凑,能够充分利用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进行多工序、多操作部位的整合,形成独立加工空间,安全性高;通过采用自动控制技术,简化熔接操作,提高了熔接效率和熔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车辆天窗嵌件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螺母类嵌件热熔工作站布置结构和热熔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普通螺母一般都是直接与螺栓,螺钉等直接连接实现紧固,而热熔螺母的使用是把它埋回入或压入安装孔并加热,实现过盈配合。在汽车天窗底模塑料框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型号的螺母类嵌件,如附图1所示,汽车天窗底模框架的周向上会设置很多螺母,每条边上都会有,如M6、M5铜螺母等,以方便后续的安装和连接件的连接,这些嵌件通常是通过热熔的方式压入汽车天窗底模的框架中的。
目前市场上出现人工热熔产品和采用线性模组形式进行螺母热熔,人工操作时对操作人的要求高,且人工强度大;也有采用机械式模组形式组装热熔螺母,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CN208376030U)在2019年公开了一种柔性化天窗螺母热熔自动组立系统,包括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内部布置有产品治具、铜螺母上料组件以及黑螺母上料组件,产品治具上方设置有机器人,机器人的执行端安装有螺母热熔抓手机构,机器人的固定端安装在第一框架顶部的内侧面,产品治具下方布置有将黑螺母上料组件中的黑螺母安装至指定位置的黑螺母顶料安装机构,产品治具中布置让黑螺母顶料安装机构的动作端通过的第一通孔。该系统通过机器人的设置能够进行自动化热熔操作,但是螺母夹紧气缸和卡爪的轴向布置,不利于取料和放料,在空间狭小的位置安装盘容易与其它部件产生干涉,而且占用面积较大,不利于多个机器人的同时操作。
又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9591301A)在2019年公开了一种汽车天窗框架螺母机器人自动熔焊系统,包括热熔下压机构、沿水平方向将工件送至热熔下压机构下方的工件治具以及将螺母送至工件的机器人,热熔下压机构包括若干个热熔驱动源,每个热熔驱动源的动作端下端面布置有若干根加热柱。该系统采用吸附的方式吸取螺母,可以让多个机器人同时操作,但是需要布置较为复杂的热熔结构,机器人取料后不能够直接进行热熔操作,也会影响热熔效率。
另外,现有的汽车天窗底模是直接通过夹具固定在工作台上,定位和夹持准确性不高,容易影响热熔精度,而且为了提高较好的支撑和受压、受热能力,夹具和支撑多为金属件,重量较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螺母类嵌件热熔工作站布置结构和热熔工艺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螺母类嵌件热熔工作站布置结构,包括工作站框架,所述工作站框架的正面设有龙门架,所述工作站框架的中部设有主工作台,所述主工作台与所述工作站框架的背面之间设有副工作台;所述主工作台上设有定位夹具组件,所述副工作台上设有自动送料组件,所述自动送料组件的出料槽延伸至并连接在所述主工作台上;所述主工作台的两侧分别设有机器人,所述机器人的自由端连接有取料组件,所述工作站框架靠近所述机器人处分别设有与相应侧机器人连接的机器人电控箱;所述龙门架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自动送料组件、所述机器人的控制系统电连接或通信连接,所述龙门架外侧壁上设有人机交互屏,所述人机交互屏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人机交互屏下方设有热熔启动按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文理学院,未经湖北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90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性高的零件生产用冲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分相控制的电压暂降治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