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烟气二次携带的烟囱雨防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8457.6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7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华;牛拥军;雷鸣;赵彩虹;余福胜;王定帮;刘海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3/00 | 分类号: | F23J1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烟气 二次 携带 烟囱 防治 装置 | ||
1.一种减少烟气二次携带的烟囱雨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囱内筒(1)、入口烟道(3)及集液环(2),其中,入口烟道(3)与烟囱内筒(1)的烟气入口相连通,集液环(2)固定于烟囱内筒(1)内,且位于烟气入口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烟气二次携带的烟囱雨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水箱(5),其中,集液环(2)的出口与集水箱(5)的入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烟气二次携带的烟囱雨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液环(2)的出口通过疏液管(4)与集水箱(5)的入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烟气二次携带的烟囱雨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液环(2)沿烟囱内筒(1)内壁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为0~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烟气二次携带的烟囱雨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液环(2)的横截面为V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烟气二次携带的烟囱雨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液环(2)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烟气二次携带的烟囱雨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液环(2)的横截面为L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烟气二次携带的烟囱雨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工作时,通过集液环(2)收集冷凝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845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