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滤芯自动更换型含油废气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45228.9 | 申请日: | 2020-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7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徐强;黄传来;张黔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辰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6/80 | 分类号: | B01D46/80;B01D46/88;B01D46/42 |
| 代理公司: | 安徽专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94 | 代理人: | 张云枝 |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换型 含油 废气 处理 装置 | ||
1.一种滤芯自动更换型含油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上下固定安装的吸附管(1)和脱附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管(1)靠近脱附池(2)的一端上下位置分别设有进气口(101)和排气口(102),所述吸附管(1)位于进气口(101)与排气口(102)之间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环形工作台(5),所述吸附管(1)位于排气口(102)上方的内壁上转动衔接有密封板(3),所述吸附管(1)的内壁上嵌设安装有对密封板(3)进行驱动的电机,所述吸附管(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密封板(3)旋转的环形中空腔,所述吸附管(1)内分布有多个吸附体,其中一个所述吸附体嵌设相抵于环形工作台(5)上,另外几个所述吸附体叠加式置于密封板(3)的上方;
所述吸附体包括吸油滤芯(4)和连接于吸油滤芯(4)顶端左右两侧壁上的油解限位部(11),一对所述油解限位部(11)的底端衔接于环形工作台(5)上,且一对油解限位部(11)的底端嵌设安装有上触发片,所述环形工作台(5)上安装有一对与上触发片相匹配的下触发片,所述吸油滤芯(4)与油解限位部(11)相衔接处的侧壁上嵌设安装有疏油部(402),所述吸油滤芯(4)的内底端部开设有锥形空腔(401),所述吸油滤芯(4)的顶端部贯穿套设有与锥形空腔(401)相连通的气胀滤气柱(6),所述气胀滤气柱(6)的底端部活动嵌设有气封泡腾崩解柱(7),所述气胀滤气柱(6)位于气封泡腾崩解柱(7)上方的两侧侧壁上均连接有吸油导气管(8),一对所述吸油导气管(8)的底端分别与一对油解限位部(11)相连接,所述吸油导气管(8)靠近油解限位部(11)的一端设有滤气孔;
所述上触发片与下触发片电性连接,所述电机外接有控制器与单片机,所述上触发片与下触发片均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吸油导气管(8)的内部填充有滤条(9),所述滤条(9)的外端连接有高分子吸油棉(10),所述高分子吸油棉(10)与油解限位部(11)的内部嵌设连接,所述油解限位部(11)的内部嵌设有多个与高分子吸油棉(10)相衔接的导油纤维,所述气封泡腾崩解柱(7)为活动套设于气胀滤气柱(6)内部的泡腾柱,所述气胀滤气柱(6)的底端内壁上设有对泡腾柱底端进行限位的限位块,所述气胀滤气柱(6)内部嵌设安装有多个乳化剂储液囊(12),所述乳化剂储液囊(12)为嵌设于泡腾柱内侧的水解囊,所述水解囊内侧填充有乳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芯自动更换型含油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吸油棉(10)与导油纤维均采用亲油吸油材料制成,所述油解限位部(11)采用油解性材料制成,所述疏油部(402)采用疏油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芯自动更换型含油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胀滤气柱(6)位于吸油导气管(8)上方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气孔(601),所述气胀滤气柱(6)的底端内壁上嵌设有与气封泡腾崩解柱(7)位置对应的限位环(602),所述限位环(602)的底端设有插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芯自动更换型含油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胀滤气柱(6)的顶端套设有与锥形空腔(401)位置对应的环形衔接板,所述环形衔接板的内直径大小远大于锥形空腔(401)的内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辰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北辰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522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