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餐厅智能健康点餐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4886.6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9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孙忠清;于维森;叶兵;房盛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岛市预防医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K17/00;G06Q50/12;G16H20/60 |
代理公司: | 青岛鼎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18 | 代理人: | 宋涛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餐厅 智能 健康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智能点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餐厅智能健康点餐系统及方法,所述餐厅智能健康点餐系统包括:二维码识别模块、注册模块、菜单获取模块、中央控制模块、用户需求分析模块、菜单分析模块、推荐餐品展示模块、配餐模块、餐品选择记录模块、餐量分析模块、个性化定制模块、通讯模块。本发明依据就餐者基本身体状况推荐就餐者应点菜肴,菜肴搭配按照就餐者的基本健康情况,推荐其科学合理的膳食配餐,并推荐就餐量,能够实现就餐者营养补充以及饮食的必要需求;并且如果就餐者感兴趣,还可以获得满足其健康需要的个性化周、月健康食谱。本发明的点餐方式有利于推广健康合理的就餐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养成;同时不会造成浪费,节约食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点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餐厅智能健康点餐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人们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和认知以及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导致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不断增加,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成年人和未成年学生。随着餐饮多元化的发展,传统的菜品呈现以及点餐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在消费者的需求。顾客到餐厅就餐时,并不清楚自己所点餐品所含的营养和热量。同时对于自身的营养需求也不够清楚,所以绝大部分情况是顾客到餐厅后喜欢吃什么就点什么。由于长期的营养不均衡导致身体的健康问题愈来愈多。另外,餐厅的工作人员不能根据顾客个体差异从营养学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推荐。
互联网+正在逐步优化现代的就餐场景,比如预定、智能点餐、支付以及外卖、营销、管理等。传统餐厅的点餐操作流程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消费需求。在餐饮消费市场上还没有出现集智能点餐和营养学于一身的智能点餐管理系统。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在餐饮消费市场上还没有出现集智能点餐和营养学于一身的智能点餐管理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餐厅智能健康点餐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餐厅智能健康点餐系统及方法,所述餐厅智能健康点餐方法包括:
步骤一,通过二维码识别模块利用二维码识别程序进行提取餐桌或是固定地点二维码图像的小波特征;并建立基于特征分布加权的距离度量模型;将待识别二维码图像特征与样本特征进行逐点匹配,并将所有点匹配的加权和作为特征之间的距离;采用K最近邻分类算法进行码制类型识别,根据距离度量模型选择距离最近的K个特征样本,进行餐桌或是固定地点二维码识别;并通过注册模块利用注册程序获取用户相关身份证信息,对获取的身份证信息进行核验;
步骤二,若验证通过,获取包括目标会话的标识以及通信号码的验证码获取请求信息;若检测到所述目标会话的标识对应的目标会话处于激活状态,则控制运营服务器根据所述通信号码发送验证码;若检测到来自所述通信号码的验证请求信息,且所述验证请求信息携带的验证码与所述发送的验证码相同,则根据所述通信号码进行注册,并获取用户的基本信息;通过菜单获取模块利用菜单获取程序从数据库中获取菜单;
步骤三,中央控制模块控制用户需求分析模块利用用户需求分析程序基于获取用户的基本信息,对用户的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患病信息进行分析,给出高血脂用户低脂需求,给出高血压用户低脂需求,以及给出高血糖用户低糖需求;对用户的健身信息进行分析,给出健身用户低糖需求、低热量需求以及高蛋白需求;对用户的体重信息进行分析,进行身体质量指数计算,给出用户低热量需求、低脂、低盐、低糖需求;;
步骤四,通过菜单分析模块利用菜单分析程序确定菜单中餐品中所包含的各种食材、每种所述食材的添加量以及加工中使用的原料以及调味料数据;获取所述餐品的实际重量;根据所述餐品的实际重量修正每种食材的实际重量;并去除加工过程中的消耗量;按照食材营养成分表,根据每种所述食材的实际重量,计算餐品的营养成分;并通过推荐餐品展示模块利用推荐餐品展示程序进行推荐餐品的展示,并且对推荐餐品的营养成分按照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进行分类展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岛市预防医学研究院),未经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岛市预防医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48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抑制水产病原菌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磁环排列包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