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建筑物模型生成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7827.6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0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圣之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19/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80 | 代理人: | 耿恩华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建筑物 模型 生成 方法 系统 设备 以及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建筑物模型生成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方法包括:于一建筑物上方沿多个采样视角获取建筑物的多个深度云图以及多个RGB图像,其中,每一所述深度云图对应于所述建筑物的一个视角;根据所述多个深度云图进行轮廓拟合获得所述建筑物的立体模型;根据所述多个RGB图像获得所述立体模型的表面涂层;将所述表面涂层附着于所述立体模型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建模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城市建筑物模型生成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
背景技术
城市规划管理中,需要对城市建筑物进行建模,形成城市的实景模型,用于对外展示以及工程计算管理。当前建筑物建模主要通过人工手动测定或者大型特用成像系统获取,人工手动测量方式具有测定效率低、数据精度可控性低和观测误差不确定性高劣势,而大型特用成像系统则具有价格昂贵、系统复杂和便携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城市建筑物模型生成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能够通过无人机在城市建筑物上方直接通过测距雷达获得建筑物的深度云图以及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获得对应的RGB图像直接获得具有该建筑物真实外表图案纹理的立体模型,从而快速的获得城市建筑物的立体模型,使其能够直观显示并且用于工程计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城市建筑物模型生成方法,包括:
于一建筑物上方沿多个采样视角获取所述建筑物的多个深度云图以及多个RGB图像,其中,每一所述深度云图对应于所述建筑物的一个视角;
根据所述多个深度云图进行轮廓拟合获得所述建筑物的立体模型;
根据所述多个RGB图像获得所述立体模型的表面涂层;
将所述表面涂层附着于所述立体模型表面。
优选的,所述于一建筑物上方沿多个采样视角获取所述建筑物的多个深度云图以及多个RGB图像包括:
沿第一采样视角采集所述建筑物的第一深度云图以及第一RGB图像;
沿第二采样视角采集所述建筑物的第二深度云图以及第二RGB图像;
沿第三采样视角采集所述建筑物的第三深度云图以及第三RGB图像;
沿第四采样视角采集所述建筑物的第四深度云图以及第四RGB图像。
优选的,所述第一采样视角、所述第二采样视角、所述第三采样视角以及所述第四采样视角之间的夹角均为90度。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深度云图进行轮廓拟合获得所述建筑物的立体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深度云图进行轮廓拟合获得第一轮廓表面;
根据所述第二深度云图进行轮廓拟合获得第二轮廓表面;
根据所述第三深度云图进行轮廓拟合获得第三轮廓表面;
根据所述第四深度云图进行轮廓拟合获得第四轮廓表面;
将所述第一轮廓表面、所述第二轮廓表面、所述第三轮廓表面以及所述第四轮廓表面进行拼接获得所述建筑物的所述立体模型。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多个RGB图像获得所述立体模型的表面涂层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RGB图像获得与所述第一轮廓表面对应的第一表面涂层;
根据所述第二RGB图像获得与所述第一轮廓表面对应的第二表面涂层;
根据所述第三RGB图像获得与所述第一轮廓表面对应的第三表面涂层;
根据所述第四RGB图像获得与所述第一轮廓表面对应的第四表面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圣之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圣之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78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