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目标物体违章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37806.4 | 申请日: | 2020-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54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明;陈明珠;谢南菊;吴益平;夏炜栋;杨增启;陈天钧;沈云飞;陈昆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G08G1/042;G06V20/54;G06K17/00;G06T7/29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范丽霞 |
| 地址: | 31001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 物体 违章 检测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目标物体违章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一个检测周期内,射频装置检测到的第一目标物体信息以及第一相机检测到的第二目标物体信息;将所述第一目标物体信息与所述第二目标物体信息相互映射,获取映射结果;获取违章目标物体,并根据所述违章目标物体以及映射结果,获取所述违章目标物体在所述第一目标物体信息中的第一信息和/或所述违章目标物体在所述第二目标物体信息中的第二信息;将所述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发送至第二相机,以使第二相机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追踪所述违章目标物体。通过本申请,实现了复杂场景下有效快速的抓取违章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违章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目标物体违章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代步工具,其为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车辆违章违规所带来的交通事故多发,给全国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随着道路的车辆也越来越多,交通越来越堵塞,一方面闯红灯、变道和非机动车道上行驶的机动车辆会给其他正常行驶的车辆以及行人带来巨大的事故隐患;另一方面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辆的逆行、闯红灯、占用机动车道等违章行为也日趋严重。因而急需一种有效的方法或技术手段可以抓取到车辆违章行为的证据,并结合相关政策对违章人员进行相应的警告以及处罚,从根本上约束驾驶人的违章行为。
目前,现有的对车辆违章行为的检测系统还不够完善,多采用视频检测和RFID射频识别技术相结合的方案来确定车辆的违章行为。视频检测则是通过相机拍摄车辆的违章行为,可通过录像和抓图的方式获取违章车辆的位置信息,速度以及车牌等信息,但相机角度固定无法转动,因此无法连续跟踪捕捉多个车辆目标。RFID射频识别技术则是通过提前在车辆上安装有源或者无源的电子标签,利用射频技术可在有效检测区域内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以及标签里面关于车辆的驾驶人和车牌信息。然而在同时处理多目标、目标运动速度快等复杂场景下,难以快速有效地抓取违章车辆进行信息匹配校验,容易出现目标漏检或者违章路径丢失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目标物体违章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系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违章目标漏检或者违章路径丢失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目标物体违章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一个检测周期内,射频装置检测到的第一目标物体信息以及第一相机检测到的第二目标物体信息;
将所述第一目标物体信息与所述第二目标物体信息相互映射,获取映射结果;
获取违章目标物体,并根据所述违章目标物体以及映射结果,获取所述违章目标物体在所述第一目标物体信息中的第一信息和/或所述违章目标物体在所述第二目标物体信息中的第二信息;
将所述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发送至第二相机,以使第二相机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追踪所述违章目标物体。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一个检测周期内,射频装置检测到的第一目标物体信息以及第一相机检测到的第二目标物体信息之前,还包括:
获取射频装置检测平面的第一坐标系,以及第一相机检测平面的第二坐标系;
将所述第一坐标系与第二坐标系进行配准。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目标物体信息与所述第二目标物体信息相互映射,获取映射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物体信息确定目标物体的第一数量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目标物体信息确定目标物体的第二数量信息;
将所述第一数量信息和所述第二数量信息进行比对映射,获取映射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78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