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目标物体违章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37806.4 | 申请日: | 2020-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54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明;陈明珠;谢南菊;吴益平;夏炜栋;杨增启;陈天钧;沈云飞;陈昆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G08G1/042;G06V20/54;G06K17/00;G06T7/29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范丽霞 |
| 地址: | 31001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 物体 违章 检测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系统 | ||
1.一种目标物体违章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一个检测周期内,射频装置检测到的第一目标物体信息以及第一相机检测到的第二目标物体信息;
将所述第一目标物体信息与所述第二目标物体信息相互映射,获取映射结果;
获取违章目标物体,并根据所述违章目标物体以及映射结果,获取所述违章目标物体在所述第一目标物体信息中的第一信息和/或所述违章目标物体在所述第二目标物体信息中的第二信息;其中,当映射结果为不匹配时,根据射频装置检测到的第一目标物体信息获取第一信息;当映射结果为匹配时,根据第一相机检测到的第二目标物体信息获取第二信息;
将所述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发送至第二相机,以使第二相机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追踪所述违章目标物体;其中,当映射结果为不匹配时,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第二相机,以使第二相机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追踪所述违章目标物体;当映射结果为匹配时,将所述第二信息发送至第二相机,以使第二相机根据所述第二信息追踪所述违章目标物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物体违章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一个检测周期内,射频装置检测到的第一目标物体信息以及第一相机检测到的第二目标物体信息之前:
获取射频装置检测平面的第一坐标系,以及第一相机检测平面的第二坐标系;
将所述第一坐标系与第二坐标系进行配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目标物体违章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物体信息与所述第二目标物体信息相互映射,获取映射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物体信息确定目标物体的第一数量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目标物体信息确定目标物体的第二数量信息;
将所述第一数量信息和所述第二数量信息进行比对映射,获取映射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目标物体违章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违章目标物体,并根据所述违章目标物体以及映射结果,获取所述违章目标物体在所述第一目标物体信息中的第一信息和/或所述违章目标物体在所述第二目标物体信息中的第二信息包括:
当所述映射结果为所述第一数量信息和所述第二数量信息不同时,基于射频装置获取各个违章目标物体,并根据所述违章目标物体获取所述违章目标物体在所述第一目标物体信息中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为违章目标物体在第二坐标系中的坐标信息,所述目标物体上设置有射频标签;和/或,
当所述映射结果为所述第一数量信息和所述第二数量信息相同时,基于第一相机获取各个违章目标物体,并根据所述违章目标物体获取所述违章目标物体在所述第二目标物体信息中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为违章目标物体在第二坐标系中的坐标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目标物体违章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映射结果为所述第一数量信息和所述第二数量信息不同时,基于射频装置获取各个违章目标物体,并根据所述违章目标物体获取所述违章目标物体在所述第一目标物体信息中的第一信息,包括:
基于射频装置获取各个违章目标物体;
基于违章目标物体发出的射频信号和预设距离信号模型获取违章目标物体与所述射频装置的实际距离信息;
基于所述实际距离信息确定在配准后的第二坐标系中所述违章目标物体与各个射频装置的相对距离信息;
基于所述相对距离信息获取所述违章目标物体在所述第一目标物体信息中的第一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目标物体违章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射频装置为一个RFID读写器时,基于所述相对距离信息获取所述违章目标物体在所述第一目标物体信息中的第一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相对距离信息获取所述违章目标物体在第二坐标系中的X向坐标;
根据第一相机获取所述违章目标物体的行驶车道,以确定所述违章目标物体在第二坐标系中的Y向坐标;
基于所述X向坐标和所述Y向坐标确定所述违章目标物体在所述第一目标物体信息中的第一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780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