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类处理的垃圾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7074.9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0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郑发元;彭激好;舒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林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3/00 | 分类号: | B65F3/00;B65F3/20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森越知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58 | 代理人: | 龙芳 |
地址: | 415100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郭家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类 处理 垃圾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类处理的垃圾车,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针对现有垃圾车不方便对垃圾进行分开存放,而且垃圾之间空隙较多,不利于存放更多垃圾,以及车厢一般敞开,容易导致异味逸散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车厢,所述车厢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和车厢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的上方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相互靠近的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车厢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罩,固定罩的顶部设有驱动机构。本发明不仅方便将垃圾分开存放,使得污水分离,而且还可以将垃圾震动密实,有利于存放更多垃圾,提高空间的利用率,而且还可以避免异味逸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类处理的垃圾车。
背景技术
垃圾清运车分为:压缩式垃圾车、自卸式垃圾车、摆臂式垃圾车、自装卸式垃圾车、密封式垃圾车、拉臂式垃圾车。垃圾车主要用于市政环卫及大型厂矿运输各种垃圾。
现有的垃圾车在使用时,一般都是将垃圾混合在一起存放,这样不利于垃圾的后期处理,而且现有的垃圾存放时不方便垃圾密实堆积,垃圾之间会存在很多的空隙,导致车厢内的空间利用率无法最大化,而且车厢敞开,会导致异味逸散,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分类处理的垃圾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分类处理的垃圾车,解决了现有垃圾车不方便对垃圾进行分开存放,而且垃圾之间空隙较多,不利于存放更多垃圾,以及车厢一般敞开,容易导致异味逸散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类处理的垃圾车,包括车厢,所述车厢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和车厢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的上方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相互靠近的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车厢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罩,所述固定罩的顶部设有驱动机构,所述固定罩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内部活动套设有送料蜗杆,所述送料蜗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送料蜗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上方设有遮挡机构。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固定罩的顶部外壁的右侧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且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传动。
优选的,所述遮挡机构包括与固定罩的内壁固定连接的多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和固定罩的两侧内壁均连接有弹力绳,所述弹力绳的底端连接有挡板,且挡板的一侧与车厢的顶部内壁铰接。
优选的,所述送料蜗杆的两侧设有贯穿固定罩顶部罩壳的进料孔,所述车厢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固定孔,且进料斗贯穿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横杆的顶部两侧活动镶嵌有滚珠,所述挡板靠近固定轴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上阵列开设有多个漏水孔,所述隔板与车厢的内壁构成多个储料腔。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和固定罩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导线机构,所述导线机构包括两个夹板,两个所述夹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导线轮,且弹力绳绕过导线轮。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安装隔板、固定罩、驱动机构、送料蜗杆、固定轴、横杆、活动板、固定杆和限位块等结构,其中驱动机构带动送料蜗杆转动,送料蜗杆再带动固定轴和横杆转动,横杆转动则会间歇式挤压限位块,从而使得限位块带动固定杆和活动板上下震动,这样方便将垃圾震动密实,从而有利于存放更多垃圾,而隔板则用于存放不同的垃圾;
2、本发明通过安装弹力绳和挡板等结构,其中弹力绳会拉紧挡板对车厢的顶部进行密封,从而可以避免异味逸散出去,而且还不影响垃圾的落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林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林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70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