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3945.X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4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光;刘敬涛;赵煜灵;刘乐嘉;罗谨;郭嘉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3/30;C02F3/28;C02F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刘小敏;彭伟煌 |
地址: | 51001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只需定期对立体生态净化池进行检查和更换植物生长基质,就能长期确保植物的正常生长,从而维持污水处理装置持续正常地发挥处理污水的作用。本发明不仅简化了现有的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大大降低建造成本,同时又具备较高净化效率且能长期平稳运行,运行零能耗,且所述立体生态净化系统的多层结构可以充分利用池体的竖向空间,提高池体空间利用率,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同时节省土地占用面积,适应中国农村缺电少人力的污水处理情况,易于在农村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农村分布很广且分散,有不少位于山大沟深或者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人口密度远低于城镇人口密度。因此,长期以来,政府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供电修路和供水为主,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很多,城市周边的农村被城市带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相对那些偏远的农村要好些,但目前中国农村的生活污水排放状况仍多数是沿道路边沟或者路面直接排放至就近的水体中,这是造成农村、湖泊和河流富营养化等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进入21世纪后,农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也使得乡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和污染负荷逐步增加,但大多数边缘乡村缺乏基本的排水卫生设施和相关的技术,造成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和利用率极低。
由于许多农村一家一户居住分散,且不少农村地区地势复杂、多山地和丘陵的地理特点,如果像城镇那样建造污水处理厂和网络化的排污管道集中处理污水是不现实的,一方面,工程设施大、施工成本高,而且这些设施的利用效率极低;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偏远地区的农村,政府难以派出人力对这些排污设施进行后续的维护,当地的农民更是缺乏相关的技术知识,无力维护,因此,集中污水处理的方式在农村是无法长期运行的。对于中国农村的污水处理只能是采用小范围或者一家一户的污水处理方式。
而如果通过采购市面上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运输至乡村来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尽管其具备性能稳定可靠、污水处理能力强且施工周期短等优点,但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乡村,其公路的路况难以运输体积庞大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也使得用于安装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大型机械也无法进入乡村进行安装作业,同时,这类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维护,而生产这类设备的厂家因缺乏足够规模的售后维护团队,难以应对广袤且分散的乡村,造成乡村在使用这类一体化污水设备后容易因缺乏维护而损坏甚至报废,最终使得这类设备难以在乡村地区推广。因此,中国农村的污水处理设施需要因地制宜。
为了实现农村的污水处理,现有专利技术中,申请号为ZL201620377541.0《农村生活污水无动力充氧净化复合介质湿地系统》提供了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无动力充氧净化复合介质湿地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集水池、调节初沉池、厌氧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复合介质湿地,所述格栅集水池内设有格栅板,所述厌氧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内均设有生物填料,所述厌氧池上设有密封盖,所述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均设有无动力充氧装置,所述无动力充氧装置包括跌水充氧座,所述跌水充氧座上横向排布有多个均匀设置的通孔,所述跌水充氧座设置在所述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的进水端并且分别与厌氧池、水解酸化池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地面开挖多个特定功能的池体,污水经各池体逐一处理后以使污水符合排放标准,尽管具备施工简单且成本低的优点,但是由于调节初沉池、厌氧池、水解酸化池以及接触氧化池的设置,把污水净化中的水体调节这一功能步骤分为多个池体实现,存在占地面积过大的缺点;此外,由于格栅集水池中的格栅为立式格栅板将较粗大悬浮物隔离在池中,在格栅集水池中的污染物堆满时,需要打开井盖下到井中清理,清理难度大且操容易出现安全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39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