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裸硅封装MOS管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2322.0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0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涂振坤;苗义敬;王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森美微电子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04 | 分类号: | H01L23/04;H01L23/053;H01L23/16;H01L2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装 mos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裸硅封装MOS管,包括底板、陶瓷座和MOS管本体,所述陶瓷座固定连接在底板上表面,所述陶瓷座上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圆弧槽,所述圆弧槽内壁粘接有橡胶条,所述陶瓷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卡座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顶端铰链连接顶板,所述顶板上表面固定连接肋条,所述顶板下表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橡胶座。本发明通过顶板对MOS管本体进行抗压保护,防磨损和防撞击性能好,肋条提高顶板的结构强度,防止变形和断裂,陶瓷座对MOS管本体支撑固定,具有防漏电保护效果,防止MOS管本体漏电传递至壳体表面,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MOS管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裸硅封装MOS管。
背景技术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MOS)晶体管可分为N沟道与P沟道两大类,P沟道硅MOS场效应晶体管在N型硅衬底上有两个P+区,分别叫做源极和漏极,两极之间不通导,源极上加有足够的正电压(栅极接地)时,栅极下的N型硅表面呈现P型反型层,成为连接源极和漏极的沟道。改变栅压可以改变沟道中的空穴密度,从而改变沟道的电阻。这种MOS场效应晶体管称为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晶体管。如果N型硅衬底表面不加栅压就已存在P型反型层沟道,加上适当的偏压,可使沟道的电阻增大或减小。这样的MOS场效应晶体管称为P沟道耗尽型场效应晶体管。统称为PMOS晶体管。
MOSFET共有三个脚,一般为G、D、S,通过G、S间加控制信号时可以改变D、S间的导通和截止。PMOS和NMOS在结构上完全相像,所不同的是衬底和源漏的掺杂类型。简单地说,NMOS是在P型硅的衬底上,通过选择掺杂形成N型的掺杂区,作为NMOS的源漏区;PMOS是在N型硅的衬底上,通过选择掺杂形成P型的掺杂区,作为PMOS的源漏区。两块源漏掺杂区之间的距离称为沟道长度L,而垂直于沟道长度的有效源漏区尺寸称为沟道宽度W。对于这种简单的结构,器件源漏是完全对称的,只有在应用中根据源漏电流的流向才能最后确认具体的源和漏。
但是,现有的裸硅封装MOS管在使用的时候存在以下缺点:
1、裸硅封装MOS管在相对壳体安装的时候,不具备抗压防撞保护,在组装的时候,MOS管受到磨损或者撞击,均会造成其功能的衰减,甚至造成报废;
2、裸硅封装MOS管与壳体之间直接安装,存在漏电的可能性,降低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裸硅封装MOS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裸硅封装MOS管在相对壳体安装的时候,不具备抗压防撞保护,在组装的时候,MOS管受到磨损或者撞击,均会造成其功能的衰减,甚至造成报废;裸硅封装MOS管与壳体之间直接安装,存在漏电的可能性,降低使用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裸硅封装MOS管,包括底板、陶瓷座和MOS管本体,所述陶瓷座固定连接在底板上表面,所述陶瓷座上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圆弧槽,所述圆弧槽内壁粘接有橡胶条,所述陶瓷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卡座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顶端铰链连接顶板,所述顶板上表面固定连接肋条,所述顶板下表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橡胶座,通过顶板对MOS管本体进行抗压保护,防磨损和防撞击性能好,肋条提高顶板的结构强度,防止变形和断裂,陶瓷座对MOS管本体支撑固定,具有防漏电保护效果,防止MOS管本体漏电传递至壳体表面,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顶板自由端下表面位置固定连接卡台,所述卡台外部套接有橡胶圈,MOS管本体底部插接在陶瓷座的圆弧槽内部,相对连接座转动顶板,顶板下方的橡胶座压合在MOS管本体上表面,方便快速安装,顶板的卡台插接在卡座内部,实现了对MOS管本体的压紧固定。
优选的,所述陶瓷座正面位置开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内部安装夹座,陶瓷座对MOS管本体支撑固定,具有防漏电保护效果,防止MOS管本体漏电传递至壳体表面,提高使用的安全性,通过在置物槽内部放置袋装干燥剂,具有很好的吸湿防潮功能,夹座对袋装干燥剂夹持固定,提高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森美微电子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普森美微电子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23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机密性检测及判断方法
- 下一篇: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