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扬声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32036.4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3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徐家艳;彭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地球山(苏州)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9/00 | 分类号: | H04R19/00;H04R19/02;H04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8 | 代理人: | 王胜利 |
地址: | 215513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扬声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扬声器及其制造方法,涉及扬声器技术领域,用于在扬声器平面面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扬声器的声量。所述扬声器包括第一透声层、第二透声层、以及位于第一透声层和第二透声层之间的发音层;沿着垂直于发音层的高度方向,发音层包括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以及位于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之间的振动部;振动部与第一驱动部之间、以及振动部与第二驱动部之间具有间隙;振动部包括悬设在第一透声层和第二透声层之间的振梁结构;第一透声层内开设有第一通气孔,第二透声层内开设有第二通气孔,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均与间隙连通;沿着垂直于发音层的高度方向,第一通气孔与第二通气孔相对于振梁结构交错分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扬声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扬声器是一种能够把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的换能器件。扬声器是制作音响、声学有源降噪设备等的基础,因此,扬声器的性能对声学设备的制作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人们一方面希望扬声器具有较小的平面面积,以利于将扬声器集成于电子产品中。另一方面,人们期待能够提高扬声器的声量,以获得音质更佳的扬声器。但是,现有的扬声器难以在兼顾扬声器平面面积要求的同时,提高扬声器的声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及其制造方法,用于在兼顾扬声器平面面积要求的同时,提高扬声器的声量,进而提高扬声器的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扬声器,该扬声器包括:第一透声层、第二透声层、以及位于第一透声层和第二透声层之间的发音层;
沿着垂直于发音层的高度方向,发音层包括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以及位于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之间的振动部;振动部与第一驱动部之间、以及振动部与第二驱动部之间具有间隙;振动部包括悬设在第一透声层和第二透声层之间的振梁结构;
第一透声层内开设有第一通气孔,第二透声层内开设有第二通气孔,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均与间隙连通;沿着垂直于发音层的高度方向,第一通气孔与第二通气孔相对于振梁结构交错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扬声器中,沿着垂直于发音层的高度方向,发音层包括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以及位于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之间的振动部。该振动部与第一驱动部之间、以及该振动部与第二驱动部之间具有间隙。并且,该振动部包括悬设在第一透声层和第二透声层之间振梁结构。同时,第一透声层内具有与该间隙连通,且位于振梁结构一侧的第一通气孔,第二透声层内具有与该间隙连通,且位于振梁结构另一侧的第二通气孔。如此,振梁结构可以在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之间产生的静电力的吸引或排斥作用下,沿垂直于发音层高度的方向振动,使得外界空气从第一通气孔(或第二通气孔)吸入,吸入的空气推动间隙内的空气从第二通气孔(或第一通气孔)流出,进而使扬声器发出声音。一般地,扬声器发声的声量与振梁结构在振动过程中所推动的空气体积成正相关关系。本发明提供的扬声器,由于振梁结构沿垂直于发音层高度振动,振动中所推动的空气体积与振梁结构的高度成正比,即发音层高度成正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需求增加发音层高度来提高扬声器的声量,从而能够在兼顾扬声器平面面积要求的同时,提高扬声器的声量,进而提高扬声器的品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的制造方法,该扬声器的制造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基底,第一基底具有支撑面;
于支撑面,刻蚀第一基底,形成发音层;沿着垂直于发音层的高度方向,发音层包括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以及位于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之间的振动部;振动部与第一驱动部之间、以及振动部与第二驱动部之间具有间隙;振动部包括的振梁结构;
在第一基底背离支撑面的一面形成第一透声层,以及在第一基底的支撑面上形成第二透声层;第一透声层内开设有第一通气孔,第二透声层内开设有第二通气孔;沿着垂直于发音层的高度方向,第一通气孔与第二通气孔相对于振梁结构交错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地球山(苏州)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地球山(苏州)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20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基板
- 下一篇:一种表格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