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拉强度高的铝合金软电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1511.6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9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董新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京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4;H01B1/02;H01B7/18;H01B7/29;H01B13/02;H01B13/008;H01B13/22;H01B13/00;B29D99/0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拉强度 铝合金 电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拉强度高的铝合金软电缆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生产配比及组装工序:S1.制备缆芯:制备高质量的铝、硅、铁、铜、镁、锌、硼、锆、镍、锑、镧、锂和镓等原料锭块,根据材料熔点和生产要求将其通过冶炼、精炼和轧制形成合金铝杆,在通过电缆工艺需求进行多重拉丝、绞丝和退火。该种抗拉强度高的铝合金软电缆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添加多种合金材料辅助增加电缆,配合多重拉丝工艺、绞丝工艺和铠装工艺,从根本上大大提高电缆的抗拉强度、导电率和耐热性能,并且使得整体电缆相比于传统电缆更加柔软,工序简单合理,造价成本低,加工效率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拉强度高的铝合金软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电力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在电力线路中,电缆所占比重正逐渐增加。电力电缆是在电力系统的主干线路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电缆产品,包括1-500KV以及以上各种电压等级,各种绝缘的电力电缆。
以往,我国作为输电线用的电线主要成分是铜。但由于铜价格高,成本高,加上现在技术进步,铝合金导线的应用比例在不断的增加。
现在输电线路上用的普通钢芯铝导线、铝包钢芯导线、耐热铝导线和高强铝导线等等。但现有的铝合金线材存在导电率不高、强度不高、不耐热、不同环境中导电率差异大、线耗高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抗拉强度高的铝合金软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抗拉强度高的铝合金软电缆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生产配比及组装工序:
S1.制备缆芯:制备高质量的铝、硅、铁、铜、镁、锌、硼、锆、镍、锑、镧、锂和镓等原料锭块,根据材料熔点和生产要求将其通过冶炼、精炼和轧制形成合金铝杆,在通过电缆工艺需求进行多重拉丝、绞丝和退火;
S2.副加工工序:使用绝缘挤出机对退火后的铝合金导体制作绝缘线芯,在对绝缘线芯进行火花击穿实验,使用屏蔽机组对合格的绝缘线芯进行二次加工,再对已屏蔽的绝缘线芯进行质量检测;
S3.铠装工序:将绝缘线芯根据生产需求配对组合并加以绞合成缆,根据电缆应用需求对成缆缆芯外表进行铠装包层,增加铝合金缆线的抗张力、冲击、抗压力、紧密型和柔软性等;
S4.护套工序:采用挤塑机将缆芯根生产需求挤包护套材料进行加工,护套分为内护和外护,在通过复绕机将电缆成品复绕至成品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根据S1步骤中,原料锭块分量对比为:硅0.6~0.7份、铁0.55~0.8份、铜0.5~0.9份、镁0.01~0.05份、锌0.5份、硼0.01~0.04份、锆0.05~0.07份、镍0.2~0.4份、锑0.01~0.03份、镧0.01-0.02份、锂0.003份和镓0.1份,余量为铝原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根据S1步骤中,根本铝、硅、铁、铜、镁、锌、硼、锆、镍、锑、镧、锂和镓等原料锭块各种原料熔点以及原料配比将其投入炉中融化冶炼和精炼、在将其浇筑制取合金锭块,再将制取的合金锭块轧制成9.5mm-12mm的合金铝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根据S1步骤中,拉丝工艺分为大拉、中拉和微拉,其中大拉将合金铝杆拉拔至1.7mm以上的铝单丝,中拉将铝单丝进一步拉拔至1.1mm-1.7mm的细铝单丝,微拉将细铝单丝拉拔至0.24mm-1.1mm的微细铝单丝。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根据S1步骤中,将微细铝单丝按一定规则排列组合,采用管式绞丝机绞制加工成缆芯导体,在将铝合金导体缆芯按生产工艺要求使用罐式高温退火炉进行高温加热退火,用于改善导体缆芯电性能和机械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京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京电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15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