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熔化极脉冲TG5逆变焊机在管道焊接中的运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29823.3 | 申请日: | 2020-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2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梁恩荣;潘子祥;李丽丹;向丽华;鲁晓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9/028 | 分类号: | B23K9/028;B23K9/09;B23K9/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高勇 | 
| 地址: | 617067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化 脉冲 tg5 逆变焊机 管道 焊接 中的 运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化极脉冲TG5逆变焊机在管道焊接中的运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管道的固定位置;根据管道的固定位置,确定定位点的数量和位置,以及打底焊道、中间层次以及盖面的施焊方式;采用TG5逆变焊机对管道进行焊接;当管道的固定位置为水平固定位置时,管道的打底焊道采用根焊,中间层次采用脉冲焊接,盖面采用跟焊;当管道的固定位置为竖直固定位置时,管道的打底焊道采用根焊,中间层次和盖面采用脉冲焊接。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利用TG5逆变焊机对管道进行焊接,并根据管道的固定位置对管道的打底焊道、中间层次以及盖面的焊接方式进行设定,焊缝外观均匀,可控性好,焊缝内部质量也能得到保证,有效控制手工焊方法施焊的焊接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焊接方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熔化极脉冲TG5逆变焊机在管道焊接中的运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为止,国内钢铁行业检修设备施工中的承压设备管道的焊接,对焊接质量要求较高的小管道及管皮厚度<6mm的均采用氩弧焊进行施焊,大直径管道(φ>108)和厚皮管(>6mm)都采用氩弧焊打底,手工焊条电弧焊进行层次和盖面焊接。传统的焊接方法从焊接操作难易程度上看对焊工的操作技能水平要求较高,手工钨极氩弧焊不仅需要双手配合,还得需要熟练操作技能,特别是在大直径管道的全位置焊接中,在仰焊部位70%甚至更高的焊接都会出现内凹现象,严重影响探伤合格率,不仅增加返修次数,同时变相增加了施工工期和成本。
另外,在使用手工焊条电弧焊进行管道的盖面焊接时,90%以上的焊缝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咬边缺陷,对焊工的操作水平有更高的要求。高速脉冲—TG5逆变焊机,是一款双脉冲智能焊机,焊机具有冷焊、根焊、脉冲焊接、立向上焊多种功能的焊接模式。采用高速脉冲焊机配合其适当的功能进行焊接时可实现立向下的操作模式,焊接效率至少比传统的氩弧焊打底+手工焊盖面的快50%以上,而且随着焊件厚度的增加效率优势越显著,不仅如此,从焊缝检验合格率来看,采用高速脉冲焊机的探伤合格率能达到90%以上,而传统工艺几乎只有50%左右,甚至有时更低。高速脉冲—TG5逆变焊机不仅能高效优质的完成焊接任务,还能大量缩减工期和人工成本,是适应我国目前发展趋势的优势设备,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因此,如何有效提高管道的焊接质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熔化极脉冲TG5逆变焊机在管道焊接中的运用方法,用于提高管道焊接质量,改善焊接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熔化极脉冲TG5逆变焊机在管道焊接中的运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管道的固定位置;
根据所述管道的固定位置,确定定位点的数量和位置,以及打底焊道、中间层次以及盖面的施焊方式;
采用TG5逆变焊机对所述管道进行焊接;
当所述管道的固定位置为水平固定位置时,所述管道的打底焊道采用根焊,中间层次采用脉冲焊接,盖面采用跟焊;
当所述管道的固定位置为竖直固定位置时,所述管道的打底焊道采用根焊,中间层次和盖面采用脉冲焊接。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采用TG5逆变焊机对所述管道进行焊接之间,还包括:
对所述管道加工55-65°的V型坡口,钝边≤0.5mm,焊接间隙为3-5mm。
优选的,所述管道为直径φ≥159mm的低碳钢、低合金钢管道。
优选的,当所述管道的固定位置为水平固定位置时,所述管道的定位点个数为3个,分别位于12点、3点和9点;当所述管道的固定位置为竖直固定位置时,所述管道的定位点个数为3个,沿所述管道的周向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98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