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黑臭河道治理的截流治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7523.1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9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宋海农;欧双慧;陈诺;黄玉荣;吴红慧;段先强;杨慧;韦宇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E03F3/02;E03F5/14 |
代理公司: | 南宁智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9 | 代理人: | 邓世江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河道 治理 截流 治污 系统 | ||
1.一种用于黑臭河道治理的截流治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治污系统包括污水管、设置在污水管排出口下端的截污槽,在设置在河道两岸且高于河道堤岸的生物池,在截污槽的一端槽口侧壁设置有截污入口,在截污槽的另一端侧壁底端设置有第一排泥管,所述截污槽的侧壁中央设置有截污溢流排出口,所述污水管的出口端通过截污入口与截污槽连通,该截污槽侧壁上的截污溢流排出口通过截污管与生物池的入口端连通,该生物池的出口端通过排水管的入口连通,该排水管的出口设置在河道内;所述截污槽包括截污槽体,在截污槽体内通过设置分隔板将截污槽体分隔为截污区和截留区,所述隔板的一端与所述截污槽体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溢流缺口,所述截污区和截留区之间通过第一溢流缺口相互连通,在截污区的侧壁上设置所述截污入口,在所述截污区的侧壁上设置所述截污溢流排出口,所述截污入口下方的侧壁上设置有水平粗格栅,在靠近截污入口一侧的截污区的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泥管;在所述截污区一侧的隔板侧壁上设置有L形曲面格栅支撑架,该L形曲面格栅支撑架的下侧端部水平固定在隔板侧壁上,所述L形曲面格栅支撑架的上侧端部向截污入口一侧倾斜,所述水平粗格栅的一端固定在截污槽体内且靠近所述截污入口一侧的侧壁上,所述水平粗格栅的一端固定在所述L形曲面格栅支撑架的上侧端部;在截污入口上方的截污槽体内侧壁与L形曲面格栅支撑架的上侧端部之间设置有弧形细格栅板;所述生物池包括生物池体、第一横隔墙和第二横隔墙,在生物池体内且由生物池体的入口端至出口端分别通过横向设置的第一横隔墙与第二横隔墙将其分隔成依次连通的第一生物处理池、第二生物处理池和第三生物处理池,所述生物池体的入口端与所述截污管连通,所述生物池体的出口端与所述排水管的入口连通;在所述第一生物处理池的中央侧壁上设置有连通管,所述第二横隔墙的一端与生物池体一侧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溢流缺口,所述第二生物处理池和第三生物处理池之间通过第二溢流缺口连通;在所述第三生物处理池内分别间隔设置有向对方倾斜的过滤网和导流板,该过滤网分别固定在生物池体的底部与靠近第二溢流缺口一侧的第三生物处理池的侧壁上,并使过滤网与第三生物处理池的另一侧壁形成第一过水通道,该导流板的一端固定在靠近第一过水通道一侧的第三生物处理池的侧壁与在生物池体的底部上,并使导流板与第三生物处理池的另一侧壁形成第二过水通道,所述过滤网为一侧向导流板凸起且使其另一面呈凹面状的过滤状网;其中,截流治污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将截流治污系统安装于河道之前无合适位置安装截流井的情况,在施工时,将受污染的黑臭水体通过污水管接入截污槽内,黑臭水体依次通过截污区和截留区进行污染拦截,隔离和过滤体积较大的垃圾,经过下沉式截污减轻污水淤积并从截污管排入至生物池内对黑臭水作进一步处理;
截留区排出的黑臭水提通过截污管流入至生物池内的第一溢流堰槽并流入第一生物处理池内,通过测量黑臭水体的水质,根据黑臭水的污染程度,在第一生物处理池内投放活性微生物制剂对黑臭水体进行絮凝并同时开启第一曝气管和第二曝气管,黑臭水体进行絮凝过程中使得活性微生物制剂形成微生物菌群的悬浮生物载体,从而方便氧化或分解黑臭水体中的各种有机化合物和有机污染物,经第一生物处理池处理后的黑臭水体通过连通管流入第二生物处理池,并在第二生物处理池内投入修复剂抑制水体中产生有害菌类,并在曝气的作用下可快速达到降解黑臭水体中有害物质的目的,所述第二生物处理池处理之后的黑水体通过所述第二溢流缺口流入第三生物处理池,在第三生物处理池的底部投放有砾石层,该砾石层位于第二曝气管的上方,在曝气的作用下,对黑臭水进行修复与异味治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黑臭河道治理的截流治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截留区的底部设置有呈阶梯状向上凸起的隔挡台,该隔挡台的两端与所述截留区两侧侧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黑臭河道治理的截流治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物池体内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溢流堰槽和第二溢流堰槽,在第一横隔墙侧壁上的连通管的下方且位于第一生物处理池内一侧设置有第三溢流堰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黑臭河道治理的截流治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生物处理池底部设置有第一曝气管,在所述第三生物处理池底部设置有第二曝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752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解决消防水带收卷时效率较低且容易松散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护锅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