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挡力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2325.6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9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岳文通;刘兴龙;况文兵;俞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04 | 分类号: | F16H61/04;F16H61/02;F16H61/3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安宁;金飞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挡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换挡力控制方法。该换挡力控制方法用于自动变速箱的换挡同步过程,并且包括:S1:获取变速箱输入轴转速目标速差和变速箱输入轴转速实际速差并计算变速箱输入轴转速速差目标变化率;S2:将变速箱输入轴转速速差目标变化率输入多个变速箱部件模型,以计算多个换挡动力源部件目标控制参数的数值;以及S3:根据多个换挡动力源部件目标控制参数的数值来执行换挡同步过程。本申请的换挡力控制方法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可靠等优点,在提高换挡控制精度的同时改善了驾驶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控制领域。更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换挡力控制方法,其旨在提供改善的驾驶体验。
背景技术
采用自动变速箱的车辆在操作中需要换挡。在换挡过程中,需要由控制器对换挡执行机构进行控制,从而向换挡拨叉施加合适的换挡力,使得变速箱中的两个轴实现转速同步,然后变速箱结合套能够进入目标挡位,从而完成换挡操作。一般地,在换挡过程的同步阶段中,根据变速箱输入轴的设定速差和实际速差之间的差值,通过脉谱查表来获得作用在换挡拨叉上的目标换挡力。根据目标换挡力可以计算出换挡执行部件的目标电流。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挡力控制方法,其旨在提供通过物理模型算法计算目标换挡力的解决方案。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换挡力控制方法,其用于自动变速箱的换挡同步过程,该方法包括:
S1: 获取变速箱输入轴转速目标速差和变速箱输入轴转速实际速差并计算变速箱输入轴转速速差目标变化率;
S2: 将变速箱输入轴转速速差目标变化率输入多个变速箱部件模型,以计算多个换挡动力源部件目标控制参数的数值;以及
S3: 根据多个换挡动力源部件目标控制参数的数值来执行换挡同步过程。
在上述换挡力控制方法中,可选地,变速箱部件模型包括:变速箱输入轴物理模型、变速箱同步环物理模型、变速箱齿圈物理模型、变速箱换挡执行机构物理模型和变速箱换挡动力源部件控制模型。
在上述换挡力控制方法中,可选地,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
S2.1: 根据变速箱输入轴转速速差目标变化率,使用变速箱输入轴物理模型、变速箱同步环物理模型和变速箱齿圈物理模型来计算变速箱齿圈的目标摩擦力和变速箱同步环的目标摩擦力;
S2.2: 根据变速箱齿圈的目标摩擦力和变速箱同步环的目标摩擦力,结合变速箱同步环摩擦面积参数和变速箱同步环摩擦系数参数,使用变速箱输入轴物理模型来计算变速箱结合套目标推力;
S2.3: 根据变速箱结合套目标推力,使用变速箱换挡执行机构物理模型来计算拨叉目标换挡力;
S2.4: 根据拨叉目标换挡力,结合变速箱输入轴转速速差目标变化率,使用变速箱换挡执行机构物理模型来计算变速箱换挡动力源部件的目标力矩;以及
S2.5: 根据变速箱换挡动力源部件的目标力矩,使用变速箱换挡动力源部件控制模型来计算换挡动力源部件目标控制参数的数值。
在上述换挡力控制方法中,可选地,在步骤S3中,变速箱控制器控制换挡动力源部件目标控制参数的数值,使得变速箱换挡动力源部件输出目标力矩,变速箱拨叉输出拨叉目标换挡力,变速箱结合套输出变速箱结合套目标推力,变速箱同步环与变速箱齿圈产生目标摩擦力,目标摩擦力作用在变速箱齿圈和变速箱输入轴上,使变速箱输入轴获得变速箱输入轴转速速差目标变化率,达到目标转速速差。
在上述换挡力控制方法中,可选地,变速箱换挡动力源部件包括电机、液压电磁阀和/或气压电磁阀,并且换挡动力源部件目标控制参数包括电流、占空比和/或压力。
在上述换挡力控制方法中,可选地,变速箱输入轴物理模型、变速箱同步环物理模型、变速箱齿圈物理模型和变速箱换挡执行机构物理模型各自包括自学习算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23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成型机的快速换模装置
- 下一篇:金属锂负极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