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卷绕设备及其卷绕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20374.6 | 申请日: | 2020-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7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盼 |
| 主分类号: | B65H54/44 | 分类号: | B65H54/44;B65H54/553;B65H54/28 |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7 | 代理人: | 司崇静 |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工程 用电 卷绕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缆缠绕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卷绕设备及其卷绕方法,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的后侧设置有缠绕装置,所述缠绕装置的右侧设置有抱轴装置,所述缠绕装置的正前侧设置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的顶部安装有限位装置。该电力工程用电缆卷绕设备及其卷绕方法,通过设置有缠绕装置和导向装置,以及导向装置与缠绕装置之间的运行配合,使得缠绕中的线缆在缠绕轴外表面分布均匀,避免在缠绕轴外表面某处缠绕过高,提高了线缆缠绕作业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有抱轴装置,以及抱轴装置与缠绕装置的配合,使得抱轴块将缠绕轴夹紧固定,从而避免缠绕轴在不使用时误转动,避免缠绕好的线缆被释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缠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卷绕设备及其卷绕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广义上还包括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多种领域中应用的工程,在电力工程的施工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电缆。
现有技术中对电缆的缠绕收卷往往是靠人员将其盘绕在绕线盘上,劳动强度较大,且使用较不方便。
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7032199B提出了一种电力工程用便于移动的电缆卷绕设备,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该种电力工程用便于移动的电缆卷绕设备在使用时,较易于造成线缆在电缆卷盘的一处堆积过高,影响收卷效果;2、该装置在缠绕完毕后的电缆卷盘较易于被误转动,使得电缆被释放,影响实际工作效果;3、该装置在电缆卷绕的时候容易使得线缆发生一定的晃动,进而影响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卷绕设备及其卷绕方法,具备对电缆的收卷效果较好,并且能够对收卷完成后的缠绕轴进行抱紧固定,减少线缆被误释放等优点,解决了是现有电力工程用便于移动的电缆卷绕设备在使用时,较易于造成线缆在电缆卷盘的一处堆积过高,影响收卷效果,并且缠绕完毕后的电缆卷盘较易于被误转动,使得电缆被释放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能够较好的对电缆的收卷,并且能够对收卷完成后的缠绕轴进行抱紧固定,减少线缆被误释放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卷绕设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的后侧设置有缠绕装置,所述缠绕装置的右侧设置有抱轴装置,所述缠绕装置的正前侧设置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的顶部安装有限位装置,所述缠绕装置包括两组第一支架,两组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分别与基座顶部左后侧和右后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支架中左侧第一支架的顶部与缠绕电机的左侧螺接,所述缠绕电机的输出端与缠绕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缠绕轴的右端与两组第一支架中右侧第一支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缠绕轴外表面的中部分别与两组挡板的中部卡接。
优选的,所述导向装置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与基座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后侧与导向电机的后侧螺接,所述导向电机的输出端与导向臂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臂的右端与导向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后端穿过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开设于摆杆前侧中部,且导向槽贯穿摆杆,所述摆杆的底端与中心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的后端与第二支架的后侧转动连接,所述摆杆的顶端与连接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滑杆外表面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滑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穿过第二支架顶部的左侧和右侧,且滑杆与第二支架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与滑杆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顶部与定位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环内侧设置有两组限位板,两组所述限位板对称分布,两组所述限位板中位于左侧限位板的左侧中部和位于右侧限位板的右侧中部分别与两组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组连接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朝向定位环的一侧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定位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盼,未经杨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03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纺纱用染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姿态可调平的丘陵山地拖拉机及调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