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炉烟气干式余热回收除尘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15354.X | 申请日: | 2020-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2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博;魏小林;李腾;李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21C5/40 | 分类号: | C21C5/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焦海峰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烟气 余热 回收 除尘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转炉烟气干式余热回收除尘装置及方法,包括与转炉的排气口连接的回收除尘管道,回收除尘管道的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防颗粒粘附机构和集尘机构,回收除尘管道的外部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换热机构;转炉的烟气经过多个换热机构进行多级余热回收,并且降温后的烟气穿过防颗粒粘附机构进行一次除尘,一次除尘的烟气进入集尘机构进行二次除尘,防颗粒粘附机构通过包裹吸附烟气中的熔融态颗粒以避免熔融态颗粒散射粘附在回收除尘管道内壁;本方案有效避免高温高压烟气夹带的熔融态灰渣粘附在通气管道,提高了单位体积换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炉烟气干式余热回收除尘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转炉炼钢是以铁水、废钢、铁合金为主要原料,不借助外加能源,靠铁液本身的物理热和铁液组分间化学反应产生热量而在转炉中完成炼钢过程。转炉按耐火材料分为酸性和碱性,按气体吹入炉内的部位有顶吹、底吹和侧吹;按气体种类为分空气转炉和氧气转炉。碱性氧气顶吹和顶底复吹转炉由于其生产速度快、产量大,单炉产量高、成本低、投资少,为使用最普遍的炼钢设备。转炉主要用于生产碳钢、合金钢及铜和镍的冶炼。
在炼钢过程中转炉会产生大量棕色烟气,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尘粒和高浓度的一氧化碳气体等,因此必须加以净化回收综合利用,以防止污染环境,其中从回收设备得到的氧化铁尘粒可以用来炼钢;一氧化碳可以作化工原料或燃料;烟气带出的热量可以副产水蒸气。
但是现有的余热回收除尘装置还存在的缺陷如下:转炉产生的高温热气中含有熔融态的氧化铁颗粒,氧化铁颗粒容易粘在余热回收除尘装置的管道内形成屏蔽层,影响对烟气热量回收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转炉烟气干式余热回收除尘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氧化铁颗粒容易粘在余热回收除尘装置的管道内形成屏蔽层,影响对烟气热量回收的效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炉烟气干式余热回收除尘装置,包括与转炉的排气口连接的回收除尘管道,所述回收除尘管道的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防颗粒粘附机构和集尘机构,所述回收除尘管道的外部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换热机构,所述回收除尘管道的末端连接有精除尘室,所述精除尘室的出气口连接有集气罐;
所述转炉的烟气从下到上依次经过多个所述换热机构进行多级余热回收,并且降温后的烟气穿过所述防颗粒粘附机构进行一次除尘,一次除尘的烟气进入所述集尘机构进行二次除尘,所述防颗粒粘附机构通过包裹吸附烟气中的熔融态颗粒以避免熔融态颗粒散射粘附在所述回收除尘管道内壁,所述集尘机构平行套设在所述回收除尘管道的内侧且以屏蔽所述烟气中的颗粒堆积在所述回收除尘管道内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颗粒粘附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回收除尘管道内部且多个层叠分布的过滤网板,多个所述过滤网板的边缘密封且所述过滤网板的中心位置向上凸起,所述过滤网板用于拦截所述转炉的烟气中熔融态颗粒,并且当最下层的所述过滤网板的温度升至设定温度后掉入所述转炉内融化以将所述过滤网板的热能循环利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回收除尘管道从下到上依次分为一级降温除尘回收段和二级降温集尘段,所述换热机构包裹在所述一级降温除尘回收段和所述二级降温集尘段的外表面,所述一级降温除尘回收段的表面设有切割槽,所述切割槽上铰接有密封面板,所述密封面板的内表面下端设有弧形支撑板,并且所述密封面板的内表面在所述弧形支撑板的上方设有置板凹槽,所述置板凹槽的两个平行侧边安装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置物凹槽之间的间隙内设有活动移位板,所述活动移位板的上端设有圆环下压板,所述活动移位板受重力作用将所述过滤网板压制在所述圆环下压板与所述活动移位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53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