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衡沏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4759.1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6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翁惠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茶园尚品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秦琼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衡 沏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衡沏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温器:将沸水倒入泡茶容器中,之后倒掉沸水以升高泡茶容器内壁温度,备用;(2)注水:将茶叶置于泡茶容器中,将75‑100℃的热水,以4‑10cm的悬壶高度,15‑60°执壶注水倾斜度,0.4‑1.3cm直径水柱的水流速度向所述泡茶容器中进行注水;(3)出汤:注水完毕,泡制后将茶汤倒出,即得。本发明所述平衡沏茶方法,对茶水比例,注水的温度、力度以及出汤的速度在内的多个步骤进行了优化,能够充分激荡茶叶,利于茶香入汤以提升茶汤的综合口感以及品质感,适用于多种类型茶叶的冲泡,易于操作,适宜推广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沏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衡沏茶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把中国茶打造成最强文化名片,更需要科学的沏茶技法,来展示我国茶道的专业,现阶段沏茶方法还远没有达到科学沏茶的标准,典型的特征是茶香飘散、香气寡淡,茶香无法入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科学的、适合多种类别茶叶的,易于操作的平衡沏茶方法,所述平衡沏茶方法能够使茶香充分入水,汤感绵滑细腻,真正让饮茶人闻到清美茶香,品尽个中滋味。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平衡沏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温器:将沸水倒入泡茶容器中,之后倒掉沸水以升高泡茶容器内壁温度,备用;优选的,所述泡茶容器为盖碗或紫砂壶,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取盖碗,使用左右手平衡技法,先用右手拿起茶针,轻轻拨开碗盖,左手用大拇指与中指轻扶碗顶,双手平衡同时缓缓翻过碗盖,使碗盖底面朝上,将沸水逆时针环绕淋沐一圈回到极点加入碗盖中,再次翻过碗盖,之后倒掉沸水,所述温器方法易于操作,经温器之后的泡茶容器可去除异味,同时有助茶香的散发,且所述动作优雅,能够展现茶道的美感;
(2)注水:将茶叶置于泡茶容器中,将75-100℃的热水,以4-10cm的悬壶高度,15-60°执壶注水倾斜度,0.4-1.3cm直径水柱的水流速度向所述泡茶容器中进行注水;悬壶高度是指执壶注水时壶的出水口距离泡茶容器口所在平面的距离,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可以是距离盖碗碗沿最高点或紫砂壶开盖壶沿最高点所在平面的距离。执壶注水倾斜度是相对于泡茶人的站位来说,注水的起点位置相对于泡茶容器底面的偏离程度。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茶叶可以是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茶叶的质量和水的体积之比优选为1g:15-50mL,所述热水优选为烧沸后晾至75-100℃的热水,注水时,沿着泡茶容器边沿逆时针方向环绕360度后回到极点进行所述注水;本发明人研究发现,泡好一杯茶,注水方式至关重要,茶水比例、注水的温度以及力度对茶汤的口感影响较大,本发明限定条件下的注水方法,能够充分激发茶叶本身特有的香韵,使茶汤口感饱满、甘醇绵滑、香气馥郁,因而能够充分体现出不同种类茶叶的特有风韵;
(3)出汤:注水完毕,泡制后将茶汤倒出,优选的,所述泡制的时间为6-120s,所述出汤的水流速度为25-35mL/s,即得。为使茶香入水,出汤的方式尤为重要。因茶叶香气是挥发性的,研究证明,迄今为止,已分离鉴定的茶叶芳香物质约有700种,他们有的是红茶、绿茶、鲜叶共有的,有的是各自分别独具的,有的是在鲜叶生长过程中合成的,有的则是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一般而言,茶鲜叶中含有的香气物质种类较少,大约80余种,绿茶中有260余种,红茶则有400多种,但体现出来的香气却很容易在空气中挥发,如果我们在出汤时没有把握好,则会出现汤薄香淡的情况。本发明限定条件下的出汤方式,可保证香气不飘散、茶香能入水,因而进一步提升了茶汤的品质感。出汤时,可先右手拿主泡器(三才碗)45度角轻放在右边洁方上,左手拿起公杯放在洁方左边的位置,45度是最美的角度,也是最符合人体功能使用的最佳角度,右手与左手均衡协作,使茶汤靠着公杯壁缓缓出汤,此时茶汤展现出细腻香滑的特性,此技法可泡出各类茶叶最好的滋味与最高的香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茶园尚品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茶园尚品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47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