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撞充电桩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10816.9 | 申请日: | 2020-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7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培旺 |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41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用防撞 充电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撞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固定座和防护缓冲装置,所述充电桩两侧设置有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能够对冲击力进行多次缓冲减震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由防护板、转台、滑辊、外齿圈、定位轴、滑杆、复位弹簧、驱动齿条、转轴、传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组成,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能够滑动的滑杆,所述滑杆上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防护板和滑杆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板一侧设置有多个等距排列的滑辊,所述驱动齿条置于防护板另一侧,所述转台位于防护板一侧,所述转台顶部和固定座底部相齐平,所述外齿圈和转台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轴置于外齿圈底部中心处,所述传动齿轮位于驱动齿条下方,所述传动齿轮和外齿圈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通过转轴和传动齿轮相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位于传动齿轮正上方,所述从动齿轮和驱动齿条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撞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汽车撞击至所述滑轨处时,滑辊通过防护板带动驱动齿条克服弹簧应力向固定座方向移动,复位弹簧的应力能够实现对冲击力的初步缓冲,然后,驱动齿条通过从动齿轮、转轴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通过外齿圈带动转台转动,能够使得汽车在转台上发生偏转,改变汽车对滑辊与防护板的冲击方向,汽车撞击的冲击力转化为驱动转台转动的驱动力,能够实现对撞击时的冲击力的再次缓冲,最后汽车冲击方向偏转后,冲击力能够带动滑辊滚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撞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条配合从动齿轮、转轴、传动齿轮的设计,能够将汽车撞击后的冲击力转化为驱动力,带动驱动齿条移动,通过驱动齿条、从动齿条的啮合关系,通过转轴带动传动齿轮转动,最终带动转台转动,以利用撞击后的冲击力带动汽车角度偏转,对冲击力进一步缓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撞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滑杆、复位弹簧配合固定座的设计,防护板上的滑辊受到撞击后,防护板能够带动滑杆克服复位弹簧的应力向固定座处移动,一方面能够对撞击时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另一方面能够带动驱动齿条移动,将撞击的冲击力转化为驱动力,以便进一步对冲击力进行缓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撞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底部开有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撞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的倔强系数为80~10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撞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辊表面做渗氮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培旺,未经李培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081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