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清除架空线路树障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10635.6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3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梁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A01G3/08 | 分类号: | A01G3/08;H02G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徐丽 |
地址: | 510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清除 架空 线路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清除架空线路树障的设备,包括沿线缆进行自行走的驱动座,以及设置在驱动座上的可调机械臂,所述可调机械臂上设置有循环交替部、驱动部和多个切割丝,多个所述切割丝均依次经过循环交替部和驱动部进行首尾相连构成切割部件,所述循环交替部包括两个用于对切割丝支撑的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形成对树障清理的切割区,在两个所述支撑架上均设置有套设在切割丝上的导向件,使用时,能够通过往复驱动组件使多个切割丝交替运动至切割位置对树障进行切割,其通过多个切割丝的交替运动来实现对树障的切割,不仅能够避免切割丝容易过热损坏的问题,而且也可避免因设备的晃动,而导致切割线容易出现卡死或崩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清除架空线路树障的设备。
背景技术
生长在输电线路两边的树木,这些树木十分高大,很容易对线路产生影响,最终形成电力危险事故,特别是在夏天,树木的生长速度很快,而且容易打雷下雨,一旦树木的枝丫缠绕,就容易和线路产生危险距离,导致线路产生跳闸的现象,所以要随时对树障进行清理,保证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避免由于树木枝丫缠绕、倾倒所产生的断线停电事故,除了跳闸,也可能会产生树线导电的问题,也因此,必须定期对输电线路周边的树木进行清理和检查,以避免产生安全隐患。
输电线路的铺设环境较为复杂,这就造成无法对所有的线路上的树障进行人工的清理,但前对于输电线路树障的清理的机器人,多为采用切割轮进行切割的方式在输电线路上行走对树障进行切割,但其因此在输电线路上由工作人员进行操作,这就导致其在切割的过程中容易因晃动而导致切割轮出现卡片以及崩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清除架空线路树障的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通过切割轮在输电线路上对树障进行清理的机器人,很容易晃动而造成切割轮卡片以及崩断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清除架空线路树障的设备,包括沿线缆进行自行走的驱动座,以及设置在驱动座上的可调机械臂,所述可调机械臂上设置有循环交替部、驱动部和多个切割丝,多个所述切割丝均依次经过循环交替部和驱动部进行首尾相连构成切割部件;
所述循环交替部包括两个用于对切割丝支撑的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形成对树障清理的切割区,在两个所述支撑架上均设置有套设在切割丝上的导向件,以及驱动所述导向件使切割丝往返于切割位置与待切割位置之间的往复驱动组件,所述往复驱动组件依次驱动多个切割丝上的导向件使多个切割丝交替运动至切割位置对树障进行切割。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往复驱动组件包括通过第一驱动电机驱动,且垂直于切割丝轴向方向设置的曲轴,所述曲轴上设置有与导向件相匹配的多个曲拐,多个所述曲拐上均设置有与导向件相连接的连杆构件,所述曲轴通过与导向件相连接的连杆构件使切割丝往返于切割位置与待切割位置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多个所述曲拐的轴线延伸方向在环周上顺次等间距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向件包括导向盘,以及开设在导向盘上的导向槽,在所述导向槽中滑动连接有套设在切割丝上,且用于控制切割丝运动轨迹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通过连杆构件与曲轴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向套的两端均相对设置有对切割丝导向的一组导向滚轮,位于所述导向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呈不规则状分布的多个传输组件,所述传输组件用于传导切割丝经过导向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输组件包括通过弹簧沿导向套径向方向滑动连接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朝向导向套中心轴线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多个传动滚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板为朝向导向套中心轴线方向凸起的弧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06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