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道范围正洞开挖流程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09265.4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3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刚;黄昱;于翔;羊军;刘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15;E21D20/02;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高俊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范围 洞开 流程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通道范围正洞开挖流程的施工方法,车站通道开挖完成后,安装车站弧形大钢架,每榀拱脚处打设砂浆锚杆作为锁脚,通道口马头门处拱脚坐事先安装在型钢上,每榀钢架焊接连接成整体,使用挂双层钢筋网,第一次喷射早强混凝土封闭。车站正洞采用双侧壁导坑部开挖,先开挖右上洞,每次小洞室开挖初支采用工字钢及临时钢支撑,中隔墙设置临时工字钢与主体钢架的加筋措施,主体钢架与中隔墙工字钢焊接连接。中隔墙初期支护采用砂浆锚杆,设置有挂双层钢筋网,第二次喷射早强混凝土。采用两次喷射混凝土的方式,使第二次成型更好,受力更均匀;采用多次工艺的支护,对隧道内壁进行支撑,有效的增加了保护能力,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施工工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通道范围正洞开挖流程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山区公路被规划、建设。也规划、建设了越来越多的隧道,桥梁接隧道、桥梁伸入隧道内比比皆是。山区特殊的地形、地形条件决定了桥梁的形式,当隧道外桥梁为整幅结构时,隧道必须设置为轴线间距很小的隧道,左右线洞口间距很小,一般而言常采用连拱隧道,连拱隧道一般施工方法是先施做中导洞,待中导洞回填完毕后再进行洞开挖。
但是在挖掘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坍塌的情况发生,所以需要对隧道壁进行支护,这样确保挖掘过程中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上述背景技术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通道范围正洞开挖流程的施工方法,解决隧道施工流程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通道范围正洞开挖流程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车站正洞范围的通道开挖完成后,安装车站弧形大钢架,每榀拱脚处打设砂浆锚杆作为锁脚,通道口马头门处拱脚坐在事先安装在型钢上,每榀钢架用纵向连接筋内外层环向间距焊接连接成整体,使用挂双层钢筋网,并第一次喷射早强混凝土进行封闭;
车站正洞采用双侧壁导坑部开挖,先开挖右上洞,每次小洞室开挖初支采用工字钢及临时钢支撑,钢筋环向设有间距。中隔墙设置临时工字钢与主体钢架对应形成导坑初期支护的加筋措施,主体钢架与中隔墙工字钢焊接连接;中隔墙初期支护采用砂浆锚杆,设置有挂双层钢筋网,并第二次喷射早强混凝土。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大钢架采用22b的型钢,间距为500mm,每榀拱脚处打设φ25砂浆锚杆作为锁脚。
进一步地,所述马头门处拱脚采用密排3榀工22b型钢;其中,每榀钢架用Φ25纵向连接筋内外层环向间距1m焊接连接成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挂双层钢筋网采用φ8;其中,所述网眼使用@200×20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次喷射早强混凝土采用30cm厚C25。
进一步地,所述工字钢和所述临时钢支撑采用22b工字钢;其中,所述工字钢和所述临时钢支撑纵向间距750mm,纵向以φ22钢筋连接,钢筋环向间距为1.0m。
进一步地,所述砂浆锚杆采用φ22的砂浆锚杆,所述砂浆锚杆长2m,环向间距1m,纵向0.75m,梅花型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次喷射早强混凝土采用200mm厚C2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道范围正洞开挖流程的施工方法,采用多次工艺的支护,对隧道内壁进行支撑,有效的增加了保护能力,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2、本发明通道范围正洞开挖流程的施工方法,采用两次喷射混凝土的方式,使第二次成型更好,受力更均匀。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92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