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尾箱盖和汽车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08122.1 | 申请日: | 2020-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9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伟;关文华;何伟廷;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J7/06 | 分类号: | B60J7/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袁雪 |
| 地址: | 528315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尾箱盖 汽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尾箱盖和汽车,该电动尾箱盖包括:两个侧杆,相对且间隔设置,两个所述侧杆分别对应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所述侧杆的长度方向延伸;卷帘组件,设置于两个所述侧杆之间,所述卷帘组件的相对两侧分别可滑动地设于对应的所述导向槽内;卷绕组件,与所述卷帘组件驱动配合;以及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卷绕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卷绕组件转动以带动所述卷帘组件卷绕或者展开。本方案的电动尾箱盖能够实现自动打开和盖合,省时省力,可有效提升电动尾箱盖的使用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尾箱盖和汽车。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具有开放式尾箱的汽车,例如皮卡、货车等,通常会在汽车尾箱上搭载尾箱盖,通过尾箱盖可起到保护尾箱内的货物安全,保护货物不受雨水侵袭等作用。目前,市面上的尾箱盖大多为手动款,需要依靠人力通过拉绳进行打开和盖合,费时费力,使用十分不方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尾箱盖需要依靠人力进行打开和盖合,费时费力,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动尾箱盖和汽车。
一种电动尾箱盖,包括:
两个侧杆,相对且间隔设置,两个所述侧杆分别对应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所述侧杆的长度方向延伸;
卷帘组件,设置于两个所述侧杆之间,所述卷帘组件的相对两侧分别可滑动地设于对应的所述导向槽内;
卷绕组件,与所述卷帘组件驱动配合;以及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卷绕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卷绕组件转动以带动所述卷帘组件卷绕或者展开。
上述的电动尾箱盖用于安装在汽车的尾箱上,其中,两个侧杆可分别安装在尾箱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卷帘组件具有一定的柔性而可在卷绕组件和驱动组件的配合下自动卷绕或者展开。例如,在初始状态时,卷帘组件处于展开状态而覆盖于尾箱的敞口处,从而能够对尾箱内的货物起到很好的安全防护作用;当需要打开电动尾箱盖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卷绕组件转动,进而可带动卷帘组件沿着导向槽朝向卷绕组件一侧运动并进行卷绕,从而能够实现电动尾箱盖的自动打开;当需要盖合电动尾箱盖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卷绕组件反向转动,进而可带动卷帘组件沿着导向槽朝远离卷绕组件的一侧运动并展开,从而能够实现尾箱的自动盖合。本方案的电动尾箱盖能够实现自动打开和盖合,省时省力,可有效提升电动尾箱盖的使用便利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尾箱盖还包括收纳箱,所述收纳箱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侧杆一一对应地连接,所述卷绕组件包括连接杆和分别设于所述连接杆相对两端的转动件,各所述转动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侧板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其中一所述转动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卷绕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连接杆连接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能够与所述连接杆同步转动,所述卷帘组件包括多个门叶,多个所述门叶沿所述侧杆的长度方向依次活动连接,各所述门叶分别设有与所述传动齿轮相啮合的齿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的相对两个端部分别套设有所述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连接杆刚性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相对两个端面分别设有插接孔,所述转动件包括驱动轴、转动轴、固定盘和插接部,所述驱动轴和所述固定盘分别设于所述转动轴的相对两端,所述插接部设于所述固定盘远离所述转动轴的一面,所述驱动轴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侧板,所述插接部插置于所述插接孔内,所述固定盘与所述传动齿轮的端面抵接并通过紧固件锁紧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侧板相对的一面分别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的一端与所述导向槽相连通,所述卷帘组件能够沿着所述螺旋槽旋入或者旋出所述收纳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81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