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板料渐进成形性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8039.4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8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查光成;冯星宇;蒋哲东;闫飞宇;莫世缘;查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板料 渐进 成形 性能 方法 | ||
1.一种提高板料渐进成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原始板料厚度t0、成形件的成形角θ、成形件的极限壁厚tmin和原始板料的成形极限角θmax;
基于原始板料厚度t0,采用预设算法计算成形件的理论壁厚t;
根据成形件的成形角θ、成形极限角θmax、成形件的极限壁厚tmin和理论壁厚t,确定成形件上需要加工补料筋的区域和该区域所用补料筋的尺寸;
在原始板料的需要加工补料筋的区域上预加工出补料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板料渐进成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件的极限壁厚tmin根据原始板料的不同材料的强度进行厚度校核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板料渐进成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极限角θmax根据原始板料的球形弧面回转体模型加工实验获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板料渐进成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预设算法计算成形件的理论壁厚t,包括:
t=t0·cosθ (1)
其中,t0为原始料板厚度,θ为成形件的成形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板料渐进成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成形件上需要加工补料筋的区域,包括:
判断成形件的成形角θ和成形极限角θmax的大小:
若θ≤θmax,则该加工区域不需要加工补料筋,
若θ>θmax,则该加工区域为需要加工补料筋的区域;
计算需要加工补料筋的区域的面积ΔS:
ΔS=Δl×Δw (2)
其中,Δl为需要加工补料筋的区域的横截面长度,Δw为需要加工补料筋的区域的当量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板料渐进成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料筋为圆弧状补料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板料渐进成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需要加工补料筋的区域所用补料筋的尺寸,包括:
判断成形件的极限壁厚tmin和成形件的理论壁厚t的大小:
若t≥tmin,则该区域不需要添加补料筋,
若t<tmin,则该区域需要添加补料筋;
计算补料筋的体积ΔV:
其中,ΔS为需要加工补料筋的区域的面积,θ为成形件的成形角,tmin为成形件的极限壁厚,t为成形件的理论壁厚;
计算补料筋的横截半径r:
其中,Δl为需要加工补料筋的区域的横截面长度,t0为原始料板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板料渐进成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原始板料的需要加工补料筋区域上预加工出的补料筋位于原始板料的变形区与压边圈之间。
9.一种提高板料渐进成形性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原始板料厚度、成形件的成形角、成形件的极限壁厚和原始板料的成形极限角;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成形件的理论壁厚;
补料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成形件上需要加工补料筋的区域和该区域所用补料筋的尺寸;
加工模块:用于在原始板料的需要加工补料筋的区域上预加工成形出补料筋。
10.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803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