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包壳体强度的检验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6776.0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0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闻皓岩;朱彤;孙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0;G01N3/32;G01N3/30;G01M7/08;G01M7/00;G06F119/02;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孔默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壳体 强度 检验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电池包壳体强度的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检验电池包对应的目标电池模组的型号和目标壳体的型号;
确定所述目标壳体的目标位置,将加压装置替代所述目标电池模组放置于所述目标壳体的目标位置,并在所述目标位置设置传感结构,其中,所述目标位置为具有所述目标壳体的强度无法承受施加的预设鼓胀力可能性的位置;
通过所述加压装置对所述目标位置施加预设鼓胀力,其中,所述预设鼓胀力与所述目标电池模组的型号相对应;
将所述传感结构采集的应变值与所述目标壳体的型号对应的屈服强度进行对比,检验所述待检验电池包中的目标壳体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传感结构采集的应变值与所述目标壳体的型号对应的屈服强度进行对比,检验所述待检验电池包中的目标壳体强度的步骤,包括:
若所有所述传感结构采集的应变值均小于所述屈服强度,则所述待检验电池包中的目标壳体强度检验合格;
若存在所述传感结构采集的应变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屈服强度,则所述待检验电池包中的目标壳体强度检验不合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壳体强度检验合格,则保存并记录所述目标壳体的加强处理情况和所述加压装置放置于所述目标壳体的目标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壳体强度检验不合格,则对应变值不合格的传感结构对应的目标位置进行加强处理,并重新对所述待检验电池包中的目标壳体强度进行检验,其中,所述目标位置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加强处理包括加强筋处理、加厚板材处理和改善冲击结构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壳体的空闲空间,并将附加零部件设置在所述目标壳体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加压装置替代所述目标电池模组放置于所述目标壳体的目标位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是否对包括同样目标电池模组型号和目标壳体型号的所述待检验电池包进行过历史检验;
若是,则根据存储记录的加强处理情况对所述目标壳体进行相应处理、并将所述目标电池模组放置于所述目标位置,以使所述待检验电池包在无需检验的情况下,能够承受所述目标电池模组的鼓胀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目标壳体的目标位置的步骤,包括:
通过对所述目标壳体进行仿真施力处理,得到所述目标壳体的受力分析结果,其中,所述仿真施力处理包括碰撞处理、振动处理和冲击处理;
根据所述受力分析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壳体的目标位置。
8.一种电池包壳体强度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检验电池包对应的目标电池模组的型号和目标壳体的型号;
确定模块,确定所述目标壳体的目标位置,将加压装置替代所述目标电池模组放置于所述目标壳体的目标位置,并在所述目标位置设置传感结构,其中,所述目标位置为具有所述目标壳体的强度无法承受施加的预设鼓胀力可能性的位置;
施力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加压装置对所述目标位置施加预设鼓胀力,其中,所述预设鼓胀力与所述目标电池模组的型号相对应;
检验模块,用于将所述传感结构采集的应变值与所述目标壳体的型号对应的屈服强度进行对比,检验所述待检验电池包中的目标壳体强度。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未经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67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