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材质量的初筛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3956.3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7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程翼宇;瞿海斌;龚行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赵杭丽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材 质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材质量的初筛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步,制备碳量子点;第二步,采用待测药材指标成分M的对照品,建立对照品浓度和碳量子点荧光猝灭情况的定量方程;第三步,用药材提取液猝灭碳量子点的荧光,根据荧光猝灭情况,计算得到药材中总酚值;第四步,将计算得到的药材总酚值与该指标成分的标准进行比较,如果未达标准下限,则可判断药材质量不合格。本方法以碳量子点为检测试剂,在检测时不需要使用有毒溶剂,溶液配制简单,检测所需时间短,检测设备成本较低,长期存放的稳定性明显更优。可用于以酚类成分为指标成分的药材的质量快速判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药材质量的初筛方法。
背景技术
大多数中成药的质量主要受中药材质量影响,因此中药材质量控制非常重要。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很多,除产地和基原外,还包括种植、采收、加工、储存和运输等多个环节中各种条件。一般需要在使用前,对中药材进行相关检验以判定是否质量合格。中国药典中除采用鉴别和检查等方式判断药材质量外,还经常采用液相色谱定量测定指标成分含量。大多数情况下,指标成分为有效成分,药材中该成分含量不得低于下限,否则认为药材质量不合格。常见的指标成分包括黄酮、有机酸、皂苷、生物碱、香豆素、木质素等。其中很多黄酮、香豆素、有机酸、木质素、醌类成分等都属于酚类化合物。
这些指标成分一般采用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其优点在于结果准确可靠,但也存在很多不足。第一,液相色谱不仅设备成本高,而且还对放置色谱仪的场地及分析人员有较高要求,总体运行成本较高。第二,部分中药体系成分复杂,样品分析时间长,使得分析检测效率不高。第三,液相色谱分析大量使用甲醇和乙腈等有毒性的溶剂。由于色谱分析存在上述问题,仍有必要开发绿色快捷,成本低廉的药材质量判别方法。
碳量子点属于零维纳米材料,尺寸多小于10nm,往往具有光致发光能力,其荧光发射行为可能受到激发波长、离子浓度、pH值、溶液温度等诸多性质影响。碳量子点合成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毒性较小,长时间储存稳定性好,合成原料来源极为广泛,近十年来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利用碳量子点荧光能被特定化学成分快速猝灭的特点,研究者已经实现重金属和农残的检测,为开辟低成本快速的中药质量检测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药材质量的初筛方法,该方法以碳量子点为试剂,利用指标成分M对碳量子点荧光的猝灭效果检测获得药材中总酚含量,通过比较总酚含量是否低于标准下限,即可初步判断药材质量是否不合格。
本发明的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制备碳量子点:以水,或者水和四甘醇的混合溶剂用于溶解柠檬酸和乙二胺制成溶液,溶液加热制得碳量子点。
第二步,采用待测药材指标成分M的对照品,建立对照品浓度和碳量子点荧光猝灭情况的定量方程,指标成分M为酚类化合物;定量方程为Y=a+bX,其中Y为猝灭前后的荧光强度比值,X为指标成分M的对照品浓度;a和b为拟合得到的参数;
用药材提取液猝灭碳量子点的荧光,根据荧光猝灭情况,计算得到折算为指标成分M的药材中总酚含量值;
第三步,用药材提取液猝灭碳量子点的荧光,得到荧光强度比值,将荧光强度比值代入定量方程中计算得到药材中总酚含量值,
所述的药材中总酚含量值是指折算为指标成分M的总酚含量值;
荧光强度比值计算如公式1所示:
其中A0为指标成分M的对照品溶液的荧光强度,A1为指标成分M的对照品溶液与碳量子点溶液接触后所得混合溶液的荧光强度,A2为碳量子点溶液与对照品溶液中所用溶剂混合的荧光强度;
第四步,将计算得到的药材总酚值与该指标成分标准进行比较,如果未达标准下限,则可判断药材质量不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39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