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铁/羟基氧化钴复合光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03174.X | 申请日: | 2020-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33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熊贤强;张川群;张晓;褚雨潇;武承林;陈奕飞;周睿;马博华;程高飞;韩得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学院;台州市生物医化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C25B1/55;C25B11/053;C25B11/09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马小星 |
| 地址: | 318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铁 羟基 氧化钴 复合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铁/羟基氧化钴复合光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可溶性铁盐、尿素和水混合,得到混合反应液;将基底浸没于混合反应液中,加热进行第一沉淀反应,得到负载有β‑FeOOH的基底;将负载有β‑FeOOH的基底在300~500℃条件下进行煅烧,得到负载有α‑Fe2O3的基底;将可溶性钴盐溶液滴涂在负载有α‑Fe2O3的基底的表面,干燥后浸没于碱性溶液中进行第二沉淀反应,得到氧化铁/羟基氧化钴复合光电极。本发明在低温条件下焙烧制备得到α‑Fe2O3,能耗低,通过引入CoOOH可以激活惰性的α‑Fe2O3,使其具有较好的光电催化水分解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氧化铁/羟基氧化钴复合光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和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其中,光电化学水分解产氢提供了将太阳能转换为化学能的可持续途径。然而,由于弱的光吸收、快速的电荷复合和缓慢的界面电荷转移,大多数半导体光电极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效率仍不高。例如,广泛使用的TiO2光电阳极只能吸收仅占总太阳光谱4%的紫外线。另外,电子-空穴复合发生在飞秒到纳秒的时间尺度上,而界面氧析出反应发生在微秒到秒的数量级,且氧析出反应涉及四个电子和四个质子的转移。因此,半导体光电催化水分解产氢的效率依然较低。为了提高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换效率,需要开发具有宽光谱吸收、高化学稳定性以及高析氧反应活性的光电极材料。
α-Fe2O3又称赤铁矿,是目前最具应用潜力的光阳极材料之一,其带隙在1.9~2.2eV范围,理论上太阳光转换为氢能的效率高达6%,光电流密度甚至可达12mA/cm2;且其储量丰富,在光电化学水分解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低成本和良好的太阳光谱响应等优势。然而,α-Fe2O3自身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电荷传输差、表面复合严重、电荷转移动力学缓慢,极大地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为了提升其活性,人们尝试了多种制备方法,其中在FTO导电玻璃基底上采用水热法制备α-Fe2O3纳米棒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制备方法。但是,采用该方法制备的α-Fe2O3基本上都需要在750℃及以上的高温条件下煅烧,否则制备出的α-Fe2O3在光照下不产生光电流(可能是因为结晶性差,载流子易复合,导致表面反应无法发生)。很明显,该方法制备过程能耗高,不利于实际推广应用。因此,如何降低α-Fe2O3制备过程的煅烧温度,同时使低温煅烧下的α-Fe2O3具有光电催化水分解活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化铁/羟基氧化钴复合光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在低温条件下焙烧制备得到α-Fe2O3,能耗低,通过引入CoOOH可以激活惰性的α-Fe2O3,使其具有较好的光电催化水分解活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铁/羟基氧化钴复合光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可溶性铁盐、尿素和水混合,得到混合反应液;
将基底浸没于所述混合反应液中,加热进行第一沉淀反应,得到负载有β-FeOOH的基底;
将所述负载有β-FeOOH的基底在300~500℃条件下进行煅烧,得到负载有α-Fe2O3的基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学院;台州市生物医化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学院;台州市生物医化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31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