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空集装箱用主动式温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1212.8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7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平;黄玉军;赵旭东;苏培刚;丁治天;李欣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B65D90/4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静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空 集装箱 主动 温度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集装箱用主动式温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空调系统、传感器系统、报警系统、显示面板、集装箱位置追踪器、电池系统和主控制系统,其中,空调系统主要用于实现集装箱的货舱区和温控系统区的制冷、制热、除湿和加湿,传感器系统主要用于检测货舱区以及集装箱所处环境的温湿度,报警系统主要用于结合显示面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提示和发出警报,显示面板主要用于设置货舱区的目标控制温度和湿度,集装箱位置追踪器用于确定和跟踪集装箱的位置,主控制系统用于将系统中的零部件进行集成或互联,使货舱区温度和湿度维持在设定范围内。本发明可精确调整货舱内温湿度,提高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空集装箱用主动式温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对温度敏感型产品的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即对温度敏感型产品的要求更加注重安全性、科学性、经济型。如肉、水产品、花卉产品、快餐原料、医药保健、生物技术产品(疫苗、实验室试剂、器官等)、工业样本等航空冷链运输货品需求将急剧增加。
公开资料显示,发达国家温度敏感型产品的冷藏运输率已超过60%,其中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家和地区超过80%,而中国还不足20%。中国的温度敏感型产品物流环节的损耗率平均为25%,而温控集装箱在民航业的使用能够使温度敏感型产品的损耗降低至10%~5%。这些总量超过万吨的温度敏感型产品,都需要冷链物流运输,而需要民航冷链物流运输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集装箱货物丢失现象严重,特别是贵重物品的丢失会给相关所有人造成重大损失,如何保障货物在物流过程中的安全成为行业的痛点和难点。据现有统计数据显示,相关操作管理人员的激情犯罪所引起的货物丢失比例高达50%。
海关跨境运输、快速通关等领域要求对集装箱进行位置和状态信息进行监控,传统机械铅封智能靠简单的物理手段防止非法开启,标识简单,容易复制,防伪能力差,且不具有自动识别能力,需要人员现场手工记录,流程操作繁琐,管理落后,影响工作效率。
被动式温控集装箱,通常用干冰、液氮等作制冷剂以保持货物鲜度,但是其温度控制精度低,无法控制货舱湿度,且一般不记录工作过程中的温湿度等信息,同时无法在运输过程中定位集装箱的位置,一般仅用于低附加值货物如水果、蔬菜、海鲜等货物运输;
主动式温控集装箱,带有压缩机等制冷设备进行主动制冷,能保持恒定温度,以运输高附加值的生物制品、药品等为主。其技术难度高,适航流程复杂、耗时长、投入大,市场需求愈发旺盛,故研制与之配套的一套控制系统已经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航空集装箱用主动式温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可解决被动式温控集装箱无法精确调整货舱内温湿度,提高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为高附加值货物运输快速通关和货物信息追踪提供解决思路。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航空集装箱用主动式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空调系统、传感器系统、报警系统、显示面板、集装箱位置追踪器、电池系统和主控制系统;
所述空调系统,用于实现集装箱的货舱区和温控系统区的制冷和制热,以及除湿和加湿,对货舱区和温控系统区进行分区控制,或仅对货舱区进行控制;
所述传感器系统,用于检测货舱区以及集装箱所处环境的温湿度,检测集装箱箱门开关状态,以及记录集装箱箱门开锁相关信息;
所述报警系统,主要用于结合所述显示面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提示和发出警报,并对所述主动式温度控制系统中的系统及零部件的状态进行监控;
所述显示面板,主要用于设置货舱区的目标控制温度和湿度,以及实现集装箱相关信息的输入与查询;
所述集装箱位置追踪器,用于确定和跟踪集装箱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未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12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