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集沙及沙埋功能的“蛛网”形组合沙障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00301.0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1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雷自强;熊红冉;叶喜娥;王娜;杨凤红;孔妍蓉;康玉茂;杨尧霞;米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集沙 功能 蛛网 组合 | ||
1.一种具有防集沙及沙埋功能的“蛛网”形组合沙障,其特征在于:沙障整体呈 “蜘网”形,由弧网沙障和线形沙障连接组成,所述弧网沙障由多层弧网组成,每层弧网由若干个椭圆弧或半圆弧沙障连接组成,所述椭圆弧或半圆弧沙障由沙丘顶向外扩展且平行排列;沙丘迎风坡区域,两个相邻线形沙障之间每层弧网由5~9个椭圆弧或半圆弧沙障组成;沙丘逆风坡区域,两个相邻线形沙障之间每层弧网由3~5个椭圆弧或半圆弧沙障组成;迎风坡与逆风坡椭圆弧或半圆弧沙障的方向相反,弧顶与主风沙流方向正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防集沙及沙埋功能的“蛛网”形组合沙障,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弧或半圆弧沙障的列间距为1.2~2.5 m,行间距为0.8~1.2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防集沙及沙埋功能的“蛛网”形组合沙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形沙障之间的距离为1.5~2.5 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防集沙及沙埋功能的“蛛网”形组合沙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弧沙障的弧半径为1.0~2.0 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防集沙及沙埋功能的“蛛网”形组合沙障,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坡坡度≤30°时,两个相邻线形沙障之间每层弧网由3~4个椭圆弧或半圆弧沙障构成;逆风坡坡度≤30°时,两个相邻线形沙障之间每层弧网由2~3个椭圆弧或半圆弧沙障构成;迎风坡与逆风坡椭圆弧或半圆弧沙障列间距均为2 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防集沙及沙埋功能的“蛛网”形组合沙障,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坡30°<坡度≤45°时,两个相邻线形沙障之间每层弧网由5~7个椭圆弧或半圆弧沙障构成;逆风坡30°<坡度≤45°时,两个相邻线形沙障之间每层弧网由3~4个椭圆弧或半圆弧沙障构成;迎风坡与逆风坡椭圆弧或半圆弧沙障列间距均为1.5 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防集沙及沙埋功能的“蛛网”形组合沙障,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坡45°<坡度≤60°时,两个相邻线形沙障之间每层弧网由7~9个椭圆弧或半圆弧沙障构成;逆风坡45°<坡度≤60°时,两个相邻线形沙障之间每层弧网由4~5个椭圆弧或半圆弧沙障构成;迎风坡与逆风坡椭圆弧或半圆弧沙障列间距均为1.2 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师范大学,未经西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03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