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空调的出风口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99518.4 | 申请日: | 2020-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2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星;龚柠涛;陈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H1/34 | 分类号: | B60H1/34 |
| 代理公司: | 宁波中致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2 | 代理人: | 张圆 |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空调 风口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空调的出风口结构,包括壳体和导风机构,所述壳体具有入风端和出风端,所述导风机构包括调节件、导风组件;所述调节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外并与出风端连接,所述调节件上设有与所述出风端连通的入风口,所述入风口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调节件上且与所述入风口连通的安装壳、绕第二方向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壳内的次叶片以及与次叶片传动连接的操作件,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本发明通过将导风机构设置于壳体的出风端,具有吹风角度精准、零件数量少、集成化程度高、便于操作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空调的出风口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出风口是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汽车驾乘的舒适性具有重大的作用。传统汽车空调出风口操控结构一般由主叶片组、次叶片组及风门组件构成,其中,主叶片组和次叶片组用来导风,风门用来控制风量和控制出风口的开闭,但这种出风口结构,零部件繁多,结构复杂,制造和组装不方便,成本较高,同时容易因各个组件的问题产生失效。
目前市场上的狭长式出风口,大部分使用一根可见主叶片,外观符合现阶段的审美,但是由于主叶片数量的减小,在风向控制方面效果差;如果增加两根辅助隐藏主叶片进行辅助导风的话,不仅仅占用空间,还增加了成本,而且在吹到极限位置时,隐藏的主叶片外露,影响出风口的外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空调的出风口结构,将导风机构设置于壳体外,吹风角度精准、零件数量少、集成化程度高、便于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汽车空调的出风口结构,包括壳体和导风机构,所述壳体具有入风端和出风端,所述导风机构包括调节件、导风组件;所述调节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外并与出风端连接,所述调节件上设有与所述出风端连通的入风口,所述入风口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调节件上且与所述入风口连通的安装壳、绕第二方向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壳内的次叶片、与所述次叶片传动连接的操作件,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当所述操作件绕第一方向转动时,带动所述调节件相对所述壳体绕第一方向转动以实现横向导风;当所述操作件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次叶片绕第二方向转动以实现纵向导风。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出风口,当所述操作件绕第一方向转动时,带动所述调节件、导风组件相对所述壳体绕第一方向转动,通过调节入风口与壳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横向导风,当所述操作件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次叶片绕第二方向转动,能够调节所述次叶片的角度,从而调节纵向导风,通过将导风机构设置于壳体外并位于壳体的出风端处,可以减少导风机构在壳体内占用的空间,因此能够适用于扁平狭长式出风口,符合现在的出风口审美,而且通过操作件便能实现每个极限位置的吹风功能以及汽车出风口的风量大小控制功能,吹风角度精准,操作方便,此外实现横向导风、纵向导风以及风门启闭的结构均集中设置在导风机构上,集成化程度高,并且取消了横向导风叶片的结构,节省了空间,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了成本,此外导风机构对面板的占用率小,可以适用于不同造型的汽车仪表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导风机构还包括风门, 所述风门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与所述调节件之间,所述操作件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风门连接, 当所述操作件沿第三方向移动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所述风门相对调节件绕第一方向转动,所述风门转动过程中与所述入风口配合以调节所述入风口的大小,所述第三方向同时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垂直。当所述操作件沿第三方向移动时,通过主动齿条、传动齿轮和从动齿条的配合,带动所述风门相对调节件绕第一方向转动,所述风门转动过程中与所述入风口配合以调节所述入风口的大小,从而调节风量的大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壳体的出风端设有弧形槽,所述调节件截面呈弧形,所述调节件通过弧形槽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出风端。通过上述改进,便于所述调节件能够相对所述壳体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95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