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联苯加氢改质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99020.8 | 申请日: | 2020-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3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宇;乔凯;彭绍忠;艾抚宾;王丽博;祁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1J29/03 | 分类号: | B01J29/03;B01J29/76;B01J35/10;B01J37/18;C07C7/163;C07C15/14;C07C5/11;C07C13/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苯 加氢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联苯加氢改质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催化剂包括骨架含Pd和Cu的全硅β分子筛;以全硅β分子筛的重量为基准,Pd以元素计的含量为0.05%~1.5%;Cu以元素计的含量为0.5%~8%。该催化剂孔道较小,允许对‑三联苯进入孔道内部,而阻止较大分子尺寸的间‑三联苯和邻‑三联苯的进入。而全硅β分子筛外表面既没有加氢活性中心,也没有酸中心的存在,催化剂成型时使用的粘合剂氧化铝酸性较弱,因此间位三联苯和邻位三联苯基本不会发生加氢反应。本发明催化剂解决了三联苯氢化后所得产品出现沉淀的问题,又保证了氢化三联苯的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联苯加氢改质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具体地说是一种分子筛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三联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将三联苯加氢后可制得氢化三联苯,氢化三联苯是优质的导热油,其热稳定性好,可在-20℃~350℃下使用;抗氧化性好,使用时不需要添加抗氧化剂;对设备无腐蚀,适用于一般工业装置的铁以及非铁金属材料;粘温性能好,常温粘度低,泵送性好;在温度指标允许范围内可长时间使用,并可再生。
三联苯目前为苯高温脱氢偶联生产联苯的副产品,包含三种同分异构体,即邻位、间位、对位结构。受反应温度、压力和其他条件影响,对-三联苯占混合三联苯总质量的25%~36%。在混合三联苯加氢生产氢化三联苯过程中,当对-三联苯含量超过30%时,加氢产物中会产生沉淀,影响加氢反应稳定性及氢化三联苯的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联苯加氢改质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加氢改质催化剂,可以将混合三联苯中的对-三联苯含量降至20%~28%。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联苯加氢改质催化剂。
一种三联苯加氢改质催化剂,包括骨架含Pd和Cu的全硅β分子筛;以全硅β分子筛的重量为基准,Pd以元素计的含量为0.05%~1.5%,优选0.3%~1.0%;Cu以元素计的含量为0.5%~8%,优选1.0%~5.5%。
进一步的,加氢改质催化剂中还包括氧化铝。以加氢改质催化剂的重量为基准,全硅β分子筛含量为5%~40%,优选10%~30%;氧化铝含量为60%~95%,优选70%~90%。
进一步的,催化剂中还可以包含其他元素,如Ag、Ce、La、Ga、Ni、P、W、Mo、Co等中的至少一种,其他元素金属单质占催化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01%~5%,优选0.01%~0.5%。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三联苯加氢改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三联苯加氢改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1)向四乙基氢氧化铵(TEAOH)的水溶液中加入适量白炭黑,充分搅拌均匀;
(2)向步骤(1)的混合物中加入Pd的前驱物和Cu的前驱物,并加入适量乙二胺,充分混合均匀;
(3)向步骤(2)的混合物中加入氟化铵,充分搅拌至形成固态粘稠胶体;
(4)将步骤(3)所得胶体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晶化反应;
(5)将步骤(4)所得晶化产物进行过滤、洗涤和非氧化气氛的干燥、焙烧后,得到骨架含Pd和Cu的全硅β分子筛;
(6)将步骤(5)得到的骨架含Pd和Cu的全硅β分子筛与拟薄水铝石、田菁粉和胶溶剂混合均匀,挤条成型;再经干燥、焙烧制成三联苯加氢改质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90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