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源智能电子车锁的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95853.7 | 申请日: | 2020-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9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衡;王鸿;王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H5/00 | 分类号: | B62H5/00;B60R25/20;B60R25/102;B60R25/40;B60R25/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源 智能 电子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源智能电子车锁的工作方法,车锁本体上安装有与主控芯片连接的通信模块、NFC模块和关锁按键,主控芯片通过电机驱动模块依次连接有减速电机、安装有绝对编码器的锁销,主控芯片还分别与角度传感器、发电机连接,发电机与太阳能电池板均连接至蓄电池,主控芯片根据锁销位置信息、车身角度信息、用户IC卡信息以及关锁按键的状态信息,以判断车锁是否上锁、判断车辆的行驶状态、判断车辆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以及对用户IC卡信息进行匹配验证,从而输出对应信号给通信模块、控制减速电机和发电机的工作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在不影响行车舒适性的前提下,为车锁提供更多的自充电储备,同时实现可靠有效的车锁开关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车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源智能电子车锁的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关于智能电子车锁供电方面的研究,有研究是利用太阳能发电装置为电子车锁供电,有研究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自行车颠簸产生的电能为装置供电,有的研究则是利用骑行过程中轮毂带动发电装置发电;
关于车锁开关控制方面的研究,目前的研究大多采用手机软件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进行开关的控制。
对于智能电子车锁供电方面的研究,利用太阳能发电装置供电的车锁,在阴雨天气的时候,不能为装置供电;通过颠簸产生电能的应用场景有限,因为目前城市中道路比较平坦,而且大多数人更愿意走平坦的道路;若是直接利用轮毂带动发电机发电,骑行过程中会更加的吃力,骑行过程中的阻力更大;对于车锁开关方面的研究,若车身上二维码发生损坏或者别恶意更改,则有可能导致开锁失败或者导致用户发生其他损失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无源智能电子车锁的工作方法,能够提升车锁的自充电储备,且不会对用户骑行产生影响,并能可靠地进行车锁开关控制。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源智能电子车锁,包括车锁本体,所述车锁本体上安装有主控芯片、通信模块、NFC模块和关锁按键,所述通信模块、NFC模块、关锁按键分别与主控芯片连接,所述通信模块与后台控制中心连接,所述主控芯片通过电机驱动模块连接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至车锁本体的锁销,所述锁销上安装有绝对编码器,所述绝对编码器的输出端连接至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还分别与角度传感器、发电机连接,所述发电机连接至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所述主控芯片根据绝对编码器检测的锁销位置信息、角度传感器检测的车身角度信息、NFC模块检测的用户IC卡信息以及关锁按键的状态信息,以判断车锁是否上锁、判断车辆的行驶状态、判断车辆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以及对用户IC卡信息进行匹配验证,从而输出对应信号给通信模块、控制减速电机和发电机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芯片与发电机的电磁开关连接,当主控芯片判断车锁未上锁且车辆的行驶状态为下坡滑行时,则输出指令给发电机的电磁开关,使发电机开始输出电能。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芯片还连接有报警装置,当主控芯片判断车辆存在异常情况或用户IC卡信息验证不通过时,则输出指令给报警装置,使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异常情况包括车辆摔倒和车辆异常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均通过稳压器连接至蓄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绝对编码器安装在锁销末端。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芯片具体为STM32F103C8T6单片机,所述角度传感器具体为GY—25倾斜角度传感器,所述通信模块具体为GSM通信模块。
一种无源智能电子车锁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太阳能电池板持续将接收的光能转换为电能,并输出给蓄电池进行充电,由蓄电池为整个电子车锁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58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