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泥石流排导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2502.0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3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蔡斌;张一希;吴章雷;杜潇翔;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5/00 | 分类号: | E02B5/00;E02B5/0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余翔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泥石流 结构 | ||
1.一种泥石流排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山体(1);
阻流机构(2),布置在山体的斜面上,用于阻滞泥石流的下流;
导流机构(3),布置在山体的底部,与阻流机构相连,用于水平引流从阻流机构下滑的泥石流;
所述阻流机构(2)包括至少两个垂直于山体的侧墙(201),侧墙(201)锚固在山体(1)上;相邻侧墙之间横向设置有若干内凹的消能槽(202);消能槽的槽底铺设有碎石(2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排导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消能槽之间设置有若干阻滞桩(204),阻滞桩的端部设置有基座(205);基座埋设在山体内,阻滞桩伸出山体表面;相邻阻滞桩之间通过横杆(206)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排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05)为锥形,基座在远离阻滞桩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垂直于阻滞桩的加强筋(20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排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机构靠近导流机构的一侧倾斜的设置有阻滞框(208),阻滞框卡接在相邻两个侧墙之间;
阻滞框(208)上设置有拦截网(209)。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排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网的网眼宽为3~4cm;拦截网为镀锌低碳钢丝网。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排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滞框靠近导流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斜撑(210);斜撑一端与阻滞框(208)连接,另一端插接在山体(1)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排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3)包括水平布置的导流沟(301),导流沟(301)垂直于侧墙(201);导流沟内侧表面设置有衬砌层(30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排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沟与阻流机构相连的部分高于两侧。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排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沟远离阻流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挡墙(30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排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303)的高度高于导流沟(301)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25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