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开挖断面划线机器人的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90686.7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9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郭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桥安科交通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E21F17/00;B62D5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李倩倩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开挖 断面 划线 机器人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开挖断面划线机器人的使用方法,用智能的方式控制来进行划线处理所需开挖端面的精度得到有效的控制,防止了需要作业人员攀爬至隧道内壁的划线位置,然后由人工将显眼的颜料花在所需开挖的断面上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极大的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主控模块来控制在圆杆上设置的喷涂装置到达喷涂的最佳位置,从而对所需开挖的断面的轮廓曲线上画出一条完整的轮廓曲线,由测量模块、定位模块精确的测出行进轨迹,再由通过主控制模块来控制本装置的行进装置的运动路径和喷涂装置的高度,从而提高喷涂所需开挖的断面的轮廓曲线的精度,防止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超欠挖量的情况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施工领域,尤其使涉及一种隧道开挖断面划线机器人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保障其施工的顺利实施,需要实时的对施工过程进行测量监控和复核,需要及时的纠正施工中误差,来满足隧道净空、限界、标高、中线及预留沉降等的要求,也需要及时反馈信息,一旦在施工测量过程中出现或存在不符合净空、限界、标高、中线及预留沉降等基本要求的情况时,要及时的以书面交底给作业队进行更正,可见隧道断面测量在隧道工程建设及运营管理阶段占有相当的比重,尤其在开挖阶段需要对开挖断面进行划线处理,防止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超欠挖量的情况的发生,以往采用的技术方法是用测距仪器精确的测量出隧道的各种参数,在由施工人员攀爬至隧道内壁上的各处划线位置,然后再由施工人员将显眼的颜料涂画在所需开挖的断面的轮廓曲线上连成一条完整的轮廓曲线,在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对隧道划线放线中对隧道开挖端面画弧线的比例较多,采用人工划线的方式劳动强度高、效率低,且划线作业面为刚掘进开挖段,围岩不稳定易发生岩块,危险性较大,施工安全性差,所占用作业循环时间比较长,且采用人工划线不能快速的测放出设计开挖轮廓线,影响后期施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隧道开挖断面划线机器人的使用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隧道开挖断面划线机器人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机器人放置在隧道开挖段的地面上,两个竖杆固定在隧道开挖段的两侧,使得一个竖杆上的红外发射器发射出的激光束穿过透光孔能被另一个竖杆上的红外接收器接收到;
S2 、沿激光束指引的方向,导向轮驱动环形履带带动承载板在隧道开挖段的地面上运动,同时调节组件控制喷头在开挖段的截面上喷涂弧形线;
S3 、当红外接收器无法接收到红外发射器发射出的激光束时,红外接收器将信号反馈至控制终端,经处理后,控制终端控制导向轮停止工作,微型电机Ⅰ启动,带动配重块在平衡杆上发生移动,直至多个平衡杆平衡后,微型电机Ⅰ停止工作;同时控制终端控制驱动电机Ⅰ、驱动电机Ⅱ启动,分别带动齿轮Ⅱ在弧形板Ⅰ上运动、齿轮Ⅰ在弧形板Ⅱ上运动,直至喷头复位;
S4 、当喷头复位后,红外接收器重新接收到红外发射器发射出的激光束时,再通过控制终端给驱动电机Ⅰ、驱动电机Ⅱ发出停机指令后,导向轮重新开始工作,带动环形履带继续做直线运动;
S5 、重复步骤S2、S3、S4,直至完成整个隧道开挖端面的划线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桥安科交通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未经中桥安科交通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06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