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步法制备大麻素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88509.5 | 申请日: | 2020-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0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三;江聪;金文华;杨壮壮;程昕祎;刘睿杰;黄健花;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P7/6472 | 分类号: | C12P7/6472;C12P7/6436;C12P13/02;C07C231/02;C07C233/2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林娟 |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步法 制备 大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步法制备大麻素的方法,属于油脂深加工领域。本发明第一步采用酶法醇解富集油脂中的ARA,得到富含ARA的油脂,Candida antarctica lipase A和NovozymET2.0脂肪酶在醇解体系中具有较强的活性,对PUFAs也具有较强的“歧视性”,利用此特性实现在醇体系中富集ARA;第二步直接将富含ARA的油脂作为原料,分别催化合成制备2‑AG和AEA,与一步法相比,2‑AG和AEA的含量高,达80%以上。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大麻素的使用效果和商业价值更高,且大大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步法制备大麻素的方法,属于油脂深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ECS)在调节许多基本生物学功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包括:睡眠与清醒的周期、食欲、情绪、记忆、生育力、孕后幼胎发育等。在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中,ECS由两个主要的大麻素受体组成,此外还有许多修饰主要受体作用的次要受体。大麻素受体依赖于人体产生的化学信号,称为内源性大麻素。两种最重要的内源性大麻素是花生四烯酸乙醇酰胺(anandamide,AEA)和2-花生四烯酸单甘酯(2-arachidonoylglycerol,2-AG)。这些内源性大麻素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神经)细胞的突触中产生,并响应各种生物信号而释放。
花生四烯乙醇胺和2-花生四烯酸单甘酯作为两种重要的内源性脂质信号调节分子,在动物组织中的含量较低、结构不稳定,并且难于实现大量提取获得。化学法虽然易于操作和控制,但多使用有毒的催化剂且催化剂选择性低,反应温度高,产品后处理复杂,食品级优势并不明显。采用酶法制备AEA和2-AG,可克服传统化学法催化剂选择性低、反应温度高、产品后处理复杂等缺陷。
反应底物花生四烯酸(ARA)或其衍生物的纯度是影响产品AEA和2-AG品质的关键,目前酶法合成内源性大麻素多为一步法,存在的问题是如果使用ARA含量低的原料,虽然成本低,但是合成目标物的得率低,产物中内源性大麻素的含量低,后期纯化困难,难以得到高纯度的2-AG和AEA,影响产品的使用效果和商业价值;如果使用市售高纯度的ARA或其衍生物标品,其原料价格比较昂贵,成本高。
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目标产物纯度高且成本低的大麻素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酶法制备大麻素的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两步法制备大麻素的方法,包括:
(1)取含有花生四烯酸(ARA)的油脂、脂肪酶和醇于反应器中,反应一段时间,脱除脂肪酸酯和/或游离脂肪酸,得到富含花生四烯酸的甘油酯;其中,所述脂肪酶包括来源于南极假丝酵母(Candida antarctica)的Candida antarcticalipase A和曲霉(Aspergilussp.)的NovozymET2.0一种或多种;
(2)取步骤(1)制备得到的富含花生四烯酸的甘油酯,
①与乙醇按质量比1:1~10混合,加入脂肪酶,在一定温度下进行醇解反应,得到大麻素2-花生四烯酸单甘酯;其中,所述脂肪酶包括来源于南极假丝酵母Candidaantarctica的Novozym 435和Lipozyme 435
②与乙醇胺按摩尔比按一定摩尔比在溶剂体系或无溶剂体系下混合充分后,加入催化剂,在一定的温度下反应后,得到大麻素花生四烯酸乙醇酰胺。
作为本发明所述两步法制备大麻素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含有花生四烯酸(ARA)的油脂,包括含有花生四烯酸(ARA)的藻油、植物油、鱼油和微生物油脂中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85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