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内环境质量监控方法和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8082.9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8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荣;杨将铎;季亮;王利珍;张改景;邱喜兰;乔正珺;胡智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N3/02;G06F16/29;G01D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九泽律师事务所 31337 | 代理人: | 周云 |
地址: | 20003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环境质量 监控 方法 终端 | ||
一种室内环境监控方法,获取的室内环境实时数据,将获取的室内环境实时数据输入经过训练的室内环境监控模型,根据所述室内环境监控模型的计算输出,做出判断和处置。在所述室内环境模型训练过程中,收集处于室内环境内的人员对环境的满意度数据,将所述的满意度数据与室内环境数据进行匹配,根据所述环境数据与满意度数据,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建立室内环境监控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室内环境质量监控方法和终端。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室内环境质量的检测与控制问题,通常认为,室内环境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包括:室外大气及地质环境污染、室内建筑装修材料及家具释放物的污染、烹调及燃烧产生的污染和人体新陈代谢及各种生活废弃物挥发产生的污染。无论是从室外污染隔离,还是从建筑节能水平提升的角度看,纯粹的自然通风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建筑环境和节能控制的需求。室内环境质量的主动监测和控制已经成为现代智慧建筑的标准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之一,一种室内环境监控方法,
获取的室内环境实时数据,将获取的室内环境实时数据输入经过训练的室内环境监控模型,
根据所述室内环境监控模型的计算输出,做出判断和处置。
在所述室内环境模型训练过程中,收集处于室内环境内的人员对环境的满意度数据,
将所述的满意度数据与室内环境数据进行匹配,
根据所述环境数据与满意度数据,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建立室内环境监控模型。
本发明区别于传统室内环境监测方法,主要体现在:
①不过分受限于软硬件组成和问卷题目数量的数据搜集方法,尽量避免软硬件刚性投入,并提升用户体验;
②能够主动应对硬件误差和数据质量问题的数据校正方法,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③通过验证的方式排除不相关自变量,并提供一种可以动态调整(自变量、控制逻辑等)的计算方法。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之一的室内环境质量监控方法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之一的满意度和调控手段问卷表示例。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之一的室内环境质量监控模型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不同的污染物对人体危害的时效和水平不同,例如,一氧化碳(CO)会在短时间内导致人的中毒昏迷甚至死亡;二氧化碳(CO2)浓度上升只会让人昏昏欲睡,效率低下;而甲醛、TVOC等污染物虽然在短时间内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很小,但是长期接触会有致畸、致癌等严重危害。因此,室内环境质量的控制会根据不同的污染物制定相应的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室内环境质量监测的概念进一步延伸,不仅监测客观数据,而且更加注重室内人员主观满意度水平,甚至将光照水平等受室外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的参数、风速等受建筑空间影响较大的参数、私密性等受家具布置影响较大的参数、门窗开闭状态等受室内人员行为影响较大的参数、人员坐立姿态等受潜意识影响的参数,都纳入了满意度监测的版块,期望通过科学的监测与控制以满足或动态满足室内人员的身心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80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