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式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86665.8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2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丁瑞华;李瑞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Q7/04 | 分类号: | B23Q7/04;B23Q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徐冰 |
地址: | 4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工用 自动 上料式 夹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式夹具,其包括驱动电机、旋转轴一、传动带、夹持组件以及输送装置,其中,所述传送带左、右对称设置两组,所述输送装置设置在传送带之间,并靠近上方部分,所述传送带上、下端与旋转轴一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与传送带下端的旋转轴一外侧端头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上连接固定有夹持组件,通过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旋转轴一带动传送带转动,由所述传送带上的夹持组件对所需加工件进行夹紧、定位、上料,并传至所述输送装置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夹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式夹具。
背景技术
夹具是指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又称卡具。目前,随着自动化、半自动化在经济各行业的普及深入,自动送料装置已成为生产制造线上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机械加工领域,针对一些加工件的夹持、定位等工序步骤较为复杂,且在其夹持定位后的传送不够稳定,由于夹持工具的简单构造极易对一些表面光滑的加工件,产生划痕,降低品质,甚至报废,造成极大浪费。
现有的夹具大部分不能实现自动上料功能,降低了生产效率,并且,有的具备自动上料功能的夹具,常常在加持过程中出现松动状况,导致生产过程中存在掉落的危险情况。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式夹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式夹具,其包括驱动电机、旋转轴一、传送带、夹持组件以及输送装置,其中,所述传送带左、右对称设置两组,所述输送装置设置在传送带之间,并靠近上方部分,所述传送带上、下端与旋转轴一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与传送带下端的旋转轴一外侧端头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上连接固定有夹持组件,通过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旋转轴一带动传送带转动,由所述传送带上的夹持组件对所需加工件进行夹紧、定位、上料,并传至所述输送装置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座、辅助支撑杆、定位组件、夹持装置一以及夹持装置二,所述固定座右侧上、下端连接固定有凹形座,所述凹形座上铰接连接有凸形盖,其中,所述凹形座之间还设置有可转动连接座,所述可转动连接座外侧与连接杆铰接连接,且其中心与辅助支撑杆转动连接;
所述辅助支撑杆右端与定位组件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定位组件右侧连接有夹持装置一,所述夹持装置一右端内部设置有夹持装置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左连接座、右连接盖、电机一以及旋转轴二,所述左连接座左侧铰接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左连接座右侧与右连接盖固定连接,且,所述旋转轴二左端贯穿右连接盖,所述旋转轴二与左连接座之间设置有限位滑块,所述旋转轴二右端底座与右连接盖外侧之间设置有滑动限位环;
其中,所述电机一输出端连接固定有直齿轮,所述直齿轮与旋转轴二左端啮合连接;
所述旋转轴二右侧轴心还连接固定有伸缩机,所述伸缩机驱动夹持装置二进行左、右位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装置一包括空心筒、复位组件以及辅助夹持组件,所述空心筒套在伸缩机外部,并连接固定在旋转轴二右端底座上,且其外侧筒壁开设有滑道,所述空心筒外侧安装有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左、右端分别与旋转轴二右端底座、辅助夹持组件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复位组件设置多组,呈圆周排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装置二包括电机二、伸缩固定器、夹持板以及滚动固定器,所述夹持板上、下端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底端连接固定有伸缩固定器,所述条形槽之间安装有滚动固定器,横向等距设置多组,且每组之间也安装有伸缩固定器;
所述夹持板内部的电机二用于驱动滚动固定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学院,未经许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66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