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型薏仁羊栖菜酱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185919.4 申请日: 2020-10-29
公开(公告)号: CN112273637A 公开(公告)日: 2021-01-29
发明(设计)人: 朱士杰;张伟;朱婕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
主分类号: A23L27/60 分类号: A23L27/60;A23L7/10;A23L17/60
代理公司: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代理人: 袁英
地址: 620000 四川省***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方便 型薏仁羊栖菜酱 及其 制作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方便型薏仁羊栖菜酱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羊栖菜酱的营养价值单一和口味较差的问题。本发明中的羊栖菜酱包括下述重量份原料:菜籽油200‑400份,薏仁100‑200份,羊栖菜颗粒200‑400份,红油豆瓣50‑150份,蒜末5‑20份,泡姜颗粒5‑20份,盐4‑10份,味精10‑30份,I+G 0.5‑1.5份,白砂糖5‑15份,花椒油1‑3份,海鲜酱5‑20份,黄豆酱5‑20份,柠檬酸0.3‑0.75份,花椒油0.1‑0.3份,八角茴香油0.1‑0.3份。本发明采用薏仁作为主要原料,增加了羊栖菜酱的营养价值,提高了羊栖菜酱的风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便型薏仁羊栖菜酱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薏仁,为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又名薏米、药玉米,水玉米(东北),晚念珠(福建),六谷米(广西),珍珠米(贵州),有的也称打腕子或打碗子等,性甘、微寒、无毒。薏仁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的保健食品。薏仁具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清热排脓、抗炎镇痛、增强免疫力等功效。薏仁多糖含量丰富,其中多糖中的A、B、C糖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薏仁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南方各省有野生薏仁分布。贵州省薏仁资源比较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薏仁生区之一。

羊栖菜,一种藻类植物,别名鹿角尖、海菜芽、羊奶子、海大麦等。圆子纲,马尾藻科。藻体黄褐色,肥厚多汁,叶状体的变异很大,形状各种各样。株高30-50cm,最长达3m以上。分假根、主干、叶与气囊。圆柱状假根具分枝。“茎”下方初生叶扁厚,卵圆形,“茎”上部后生“叶”棒状或茄形。气囊纺锤形,生于叶腋。雌雄异株,生殖托内分别形成卵囊和精子囊。生长在低潮带岩石上,中国南方沿海生长繁茂,山东、辽宁等地也有分布。羊栖菜性味苦,咸,寒,具软坚散结,利水消肿,泻热化痰功能。民间常用来治疗甲状腺肿,颈淋巴结肿,浮肿,脚气等。羊栖菜中的岩藻甾醇和马尾藻甾醇可保持生物内环境稳定、控制糖原和矿物质的代谢、调节应激反应、防治癌症、明显降低血中胆固醇等。羊栖菜还含有较高的微量元素,人称长寿菜。

虽然薏仁及羊栖菜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食使用价值,但二者因地域、价值有效利用、保质问题等没有能够在生活及市场形成成熟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型薏仁羊栖菜酱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羊栖菜酱的营养价值单一和口味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型薏仁羊栖菜酱,所述羊栖菜酱包括下述重量份原料:菜籽油 200-400份,薏仁100-200份,羊栖菜颗粒200-400份,红油豆瓣50-150份,蒜末5-20份,泡姜颗粒5-20份,盐4-10份,味精10-30份,I+G 0.5-1.5 份,白砂糖5-15份,花椒油1-3份,海鲜酱5-20份,黄豆酱5-20份,柠檬酸 0.3-0.75份,花椒油0.1-0.3份,八角茴香油0.1-0.3份。

进一步地,所述羊栖菜酱包括下述重量份原料:菜籽油300份,薏仁150 份,羊栖菜颗粒300份,红油豆瓣100份,蒜末13份,泡姜颗粒13份,盐7份,味精20份,I+G 1份,白砂糖10份,花椒油2份,海鲜酱13份,黄豆酱13份,柠檬酸0.5份,花椒油0.2份,八角茴香油0.2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方便型薏仁羊栖菜酱的制作方法:在准备所述原料前,还包括下述步骤:

(1)薏仁的制备:将干薏仁用45℃温水浸泡5-7小时后,过滤掉温水;

(2)羊栖菜颗粒的制备:挑选新鲜羊栖菜去除其中的杂质并清洗,加入食用盐、柠檬酸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得到加料羊栖菜;将所述加料羊栖菜装入盐渍池后盖上网笆再用石头封住盐渍池进行厌氧发酵,发酵时间为1-24个月;待发酵完成后得到盐渍羊栖菜,取出盐渍羊栖菜,清洗干净根须并用流水脱盐至含盐量4-6%,捞出盐渍羊栖菜后再进行压榨脱水,脱水率为30-45%;脱水完成后用切分机切分成0.4-0.6cm的颗粒,从而得到羊栖菜颗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59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