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柴油机的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85591.6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2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昌涛;刘宁磊;王涛;朱正敏;查正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3/20 | 分类号: | F01P3/20;F01P5/10;F01P7/14;F02M31/16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袁锦波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安庆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冷却系统 | ||
1.一种船用柴油机的冷却系统,所述柴油机(1)通过供油管路(2)连接有燃油舱(3),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换热舱(4)、内循环管路(5)和第一泵体(6),所述换热舱(4)设于柴油机(1)与燃油舱(3)之间的供油管路(2)上,所述内循环管路(5)将柴油机(1)与换热舱(4)连接并够成封闭回路,在内循环管路(5)内注有冷却液,所述第一泵体(6)设于内循环管路(5)上;
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电动三通阀(8)、蓄能舱(9)、蓄能管路(10)和第二泵体(11),所述电动三通阀(8)接入内循环管路(5)内,且将内循环管路(5)分为两条分管路(501)后再合并,所述蓄能舱(9)设在其中一条分管路(501)上,所述蓄能管路(10)将蓄能舱(9)与换热舱(4)连接并够成回路,在蓄能舱(9)及蓄能管路(10)内注有蓄冷液,所述第二泵体(11)设于蓄能管路(10)上;
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2)和控制器(13),所述温度传感器(12)设于换热舱(4)与柴油机(1)之间的供油管路(2)上,所述控制器(13)的信号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12)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13)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动三通阀(8)以及第二泵体(11)的控制端连接;
当温度传感器(12)检测到燃油温度在最高预设值和最低预设值之间时,控制器(13)控制电动三通阀(8)转动使冷却液流经非蓄能舱(9)的分管路(501)而循环,控制第二泵体(11)关闭,以进行柴油机(1)冷却,并利用冷却液加热换热舱(4)内燃油;
当温度传感器(12)检测到燃油温度高于最高预设值时,控制器(13)控制电动三通阀(8)转动使冷却液流经设置蓄能舱(9)的分管路(501)而循环,控制第二泵体(11)关闭,以进行柴油机(1)冷却,并利用冷却液加热蓄能舱(9)内蓄冷液;
当温度传感器(12)检测到燃油温度低于最低预设值时,控制器(13)控制电动三通阀(8)转动使冷却液流经非蓄能舱(9)的分管路(501)而循环,控制第二泵体(11)启动,以进行柴油机(1)冷却,并同时利用冷却液和蓄冷液加热换热舱(4)内燃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柴油机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舱(4)的两端分别设有与舱内空间连通的进油口(401)和出油口(402),换热舱(4)通过进油口(401)和出油口(402)接入供油管路(2),换热舱(4)内布置有第一蛇形管(403),所述第一蛇形管(403)接入内循环管路(5)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用柴油机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舱(4)内部在靠近出油口(402)的位置处设有扰动叶轮(4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用柴油机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舱(4)在与燃油舱(3)连接的供油管路(2)上设有止回阀(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柴油机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舱(9)的两端分别设有与舱内空间连通的进液口(901)和出液口(902),蓄能舱(9)通过进液口(901)和出液口(902)接入蓄能管路(10),蓄能舱(9)内布置有第二蛇形管(903),所述第二蛇形管(903)接入内循环管路(5)的分管路(501);
所述换热舱(4)内布置有第三蛇形管(405),所述第三蛇形管(405)接入蓄能管路(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柴油机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3)的信号输出端同时与第一泵体(6)的控制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柴油机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蓄能舱(9)的外部包裹有保温套(9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未经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559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