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轮廓形样分抽的起重机轨道割损程度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5266.X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5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朱林;董晓彤;李鑫;高璐璐;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3/207 | 分类号: | G01N23/207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轮廓 形样分抽 起重机 轨道 程度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轮廓形样分抽的起重机轨道割损程度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基于X射线衍射仪的工况条件下轮廓集心能量的采集;S2、轨道多叠层横截面上多集心效应偏距的求解;S3、轨道损伤侧面形样分抽值的确定;S4、轨道分抽轨迹域区间及分抽轨迹域值的确定;S5、起重机侧面轨道割损程度值的确定。通过轮廓集心能量确定了多集心的偏距,并依托多集心偏距与侧面形样分抽值来有效确定形样分抽轨迹域,进而通过形样分抽轨迹域值来实时确定起重机侧面轨道的割损程度,可以实现起重机轨道实时工况条件下侧轮廓面割损程度的量化检测,检测精度高,对于实现起重机轨道割损程度检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损伤检测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轮廓形样分抽的起重机轨道割损程度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起重机行业正经历着从小型机械化向大型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其承载能力也逐渐增长,对起重机所附属的轨道结构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起重机轮轨联合结构在运行过程中若是出现微小的割损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体起重机的运行安全。目前,起重机轨道侧方的割损程度检测大多是在离线状态下通过卡尺等工具对轨道侧面的磨损参数进行测量而实现的,无法实现其割损程度的精确检测与评估。因此,从轮廓形样分抽的角度出发对起重机轨道的割损程度进行检测与评估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轮廓形样分抽的起重机轨道割损程度检测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轮廓形样分抽的起重机轨道割损程度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基于X射线衍射仪的工况条件下轮廓集心能量的采集;
S2、轨道多叠层横截面上多集心效应偏距的求解;
S3、轨道损伤侧面形样分抽值的确定;
S4、轨道分抽轨迹域区间及分抽轨迹域值的确定;
S5、起重机侧面轨道割损程度值的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S1的采集方法如下:将X射线衍射仪布置于工况条件下的起重机轨道面上,对整体轨道上每个横截面位置所对应点的集心能量Tβi进行检测(i为整体轮廓上每个点的标号,i=1,2,3,...,N,N为标号的最大值,β为每个横截的编号,β=1,2,3,...,M,M为横截面编号的最大值),然后带入下式对每个横截面的轮廓集心能量值Tβ进行计算,
式中,Tβ为每个横截面位置所对应点的集心能量值,β为每个横截的编号,β=1,2,3,...,M,M为横截面编号的最大值,i为整体轮廓上每个点的标号,i=1,2,3,...,N,N为标号的最大值,C(Tβi)max为所有采集的整体轨道上每个横截面位置所对应点的集心能量Tβi的最大值,C(Tβi)min为所有采集的整体轨道上每个横截面位置所对应点的集心能量Tβi的最小值。
进一步地,所述S2的求解方法如下:运用X射线衍射仪布置于起重机的轨道面上,对轨道每个横截面位置所对应点的结构射线衍射系数αβ进行测量,然后结合S1中计算所得的结果一起代入下式对轨道多叠层横截面上的多集心效应系数Kβ进行求解,
式中,Kβ为轨道多叠层横截面上的多集心效应系数,β=1,2,3,...,M,M为横截面编号的最大值,αβ为轨道每个横截面位置所对应点的结构射线衍射系数,C(αβ)max为所有轨道横截面位置的结构射线衍射系数的最大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52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