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钧瓷生产用搬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4838.2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9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发;苗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禹州市华龙钧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5/30 | 分类号: | B65G15/3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李现艳 |
地址: | 46167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生产 搬运 设备 | ||
1.一体化钧瓷生产用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配合的上导向部分、下导向部分,上导向部分的上方对应设有限位部分,下导向部分的下方对应设有缓冲部分;所述限位部分包括导向限位绳(1)、挡绳轴(2),所述缓冲部分包括顶杆(3)、压板(4)、传送带(5);
所述上导向部分包括第一U型扶手(6)、第二U型扶手(7)、定位导向杆(8),所述第一U型扶手(6)、第二U型扶手(7)的弧形开口相对且朝内,且在瓶口处以上下叠加方式设置,第一U型扶手(6)、第二U型扶手(7)的顶端分别连接有竖直方向延伸的定位导向杆(8);所述定位导向杆(8)在导向限位绳(1)上滑动设置,定位导向杆(8)的外侧设有挡绳轴(2),挡绳轴(2)的一端连接在导向限位绳(1)上,另一端连接在压板(4)上;
所述压板(4)固定于传送带(5)的传送面,压板(4)上开设供底座(9)可拆卸固定的凹槽(10),凹槽(10)中部设有一对贯穿下模具组件的顶杆(3),顶杆(3)外侧分别设有第二减震弹簧(12);
所述下导向部分包括下模具组件、左模具组件、右模具组件,所述左模具组件、右模具组件结构相同且以下模具组件的中心垂直面为对称面对称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钧瓷生产用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组件包括底座(9)、设在底座(9)上方且相配合连接设置的第一凹模(13)、第二凹模(14)、第三凹模(15),第一凹模(13)、第二凹模(14)、第三凹模(15)的底部分别设有与底座(9)连接且相配合的第一减震弹簧(16)和弹簧导杆(17);所述左模具组件、右模具组件均包括向内侧弯曲的弧形凹槽(18)、连接在弧形凹槽(18)外侧的定位连接杆(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钧瓷生产用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槽(18)的底部设有用于水平移动的导轨(11),左侧所述的弧形凹槽(18)连接位于第一凹模(13)的上方,右侧所述的弧形凹槽(18)连接位于第三凹模(15)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钧瓷生产用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导杆(17)贯穿所述第一减震弹簧(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钧瓷生产用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导向杆(8)的一端与下方的第一U型扶手(6)连接,另一端在上方的导向限位绳(1)上滑动设置,所述定位导向杆(8)的底端通过连接固定板以及连接杆与第一U型扶手(6)的顶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钧瓷生产用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型扶手(6)、第二U型扶手(7)相互平行,所述第一U型扶手(6)、第二U型扶手(7)的弧形开口均与钧瓷瓶口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钧瓷生产用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槽(18)、第一凹模(13)、第二凹模(14)、第三凹模(15)、第一U型扶手(6)、第二U型扶手(7)的内侧面均设有缓冲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禹州市华龙钧窑有限公司,未经禹州市华龙钧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483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G 运输或贮存装置,例如装载或倾斜用输送机;车间输送机系统;气动管道输送机
B65G15-00 具有环形载荷输送表面的输送机,即带式或类似的连续构件,牵引力是由除相似形状的环形驱动元件外的装置传递的
B65G15-02 . 用于在圆弧形内输送
B65G15-04 . 载荷装在环形表面的下部滑道上
B65G15-06 . 有安置在同一平面内并互相平行的环形表面的相反运动的部分
B65G15-08 . 载荷运送表面由凹形的或管状带构成,如构成槽形带
B65G15-10 . 包含有两个或多个协同操作的有纵向平行轴线的,或许多平行元件的环形表面,如绳索限定的环形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