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登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3816.4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9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吴有海;严建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7/14 | 分类号: | B63B27/14;B63B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14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舷外登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登艇装置,其包括锁链和平台板,锁链的一端连接于母船的栏杆,平台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母船的甲板上,另一端连接于锁链的另一端,平台板具有登艇状态和收起状态,在登艇状态下,平台板朝向位于母船舷外的工作艇延伸,锁链处于拉直状态,在收起状态下,平台板沿着竖向延伸并遮挡于相邻的两个栏杆的间隔。在收起状态时,平台板充当栏杆保护船员的安全,在需要登艇时,只需将平台板转至锁链拉直,此时平台板朝向位于母船舷外的工作艇延伸,船员通过平台板便可登上工作艇,通过转动平台板进行两种状态的切换,只需要一个施工人员即可完成,减少了人力成本,而且切换速度快,从而能够加快登艇的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舷外登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登艇装置。
背景技术
工作艇采用母船舷外登艇方式时,通常是利用母船配置的重力式滑轨吊艇架将工作艇倒出母船舷外,此时工作艇距离母船约500-1000mm,由于间距较远,通常会利用吊艇架上的靠舷装置人工将工作艇拉近母船,使工作艇与母船间的距离足以让船员直接从母船上登上工作艇。该种登艇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靠舷装置需前后吊臂同时操作使用,故需两人同时操作,人力成本较高;2.靠舷装置主要是靠螺牙的旋进旋出来调节距离,拉近的速度慢,导致工作艇使用效率低。
因此,亟需一种登艇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登艇装置,用于减少人力成本,并加快登艇的速度,从而提高工作艇的使用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登艇装置,包括:
锁链,其一端连接于母船的栏杆;
平台板,其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母船的甲板,所述平台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锁链的另一端,所述平台板具有登艇状态和收起状态,在所述登艇状态下,所述平台板朝向位于所述母船舷外的工作艇延伸,所述锁链处于拉直状态,在所述收起状态下,所述平台板沿着竖向延伸并遮挡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栏杆的间隔。
作为优选,还包括转接件,所述平台板通过所述转接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甲板。
作为优选,所述转接件包括底板和连接于所述底板上的立板,所述底板固连于所述甲板,所述立板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平台板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内穿设有第一插销。
作为优选,所述立板还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部上还开设有第二连接孔,在所述收起状态下,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对正连通,且同时穿设有第二插销。
作为优选,所述立板还开设有第三通孔,在所述登艇状态下,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对正连通,且同时穿设有所述第二插销。
作为优选,所述立板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部位于两个所述立板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平台板包括框体和铺设于所述框体上的表层。
作为优选,所述表层包括钢丝网。
作为优选,所述平台板还包括吊环,所述吊环设置于所述框体上,所述锁链连接于所述吊环。
作为优选,所述锁链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锁链分别连接于所述平台板相对的两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登艇装置,在收起状态时,平台板遮挡两个栏杆的间隔,此时,平台板充当栏杆保护船员的安全,在需要登艇时,只需将平台板转至锁链拉直,此时平台板朝向位于母船舷外的工作艇延伸,船员通过平台板便可登上工作艇,省去了将工作艇拉近的工序,通过转动平台板进行两种状态的切换,只需要一个施工人员即可完成,而且切换速度快,从而能够加快登艇的速度。本发明提出的登艇装置,能够减少人力成本,并加快登艇的速度,从而提高工作艇的使用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船国际有限公司,未经广船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38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