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空飞行无人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1709.8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9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弓鹏;王刚;朱正伟;王力;张全升;原玮;陈太雷;曾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5/62 | 分类号: | B64C25/62;B64C39/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聚才 |
地址: | 450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空飞行 无人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空飞行无人机,包括主体,主体外侧固定设置有支撑臂,支撑臂末端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螺旋桨;主体内部设置有集成电路板;主体底部设置有中心块,中心块外侧设置有延伸至支撑臂下方的承重弧形条,中心块内部设置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延伸至中心块下方的辊珠;主体侧面开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进风口,所述空腔内均匀设置有多组贯穿主体底部的出风管。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低空飞行无人机,在无人机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四组承重弧形条与底面的接触面积较为均匀,使无人机在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更加稳定,仪态不会发生偏移;还通过进风口、空腔和出风管形成风通道的方式有效的降低了风阻对无人机飞行时候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空飞行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操作,无人机实际上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固定翼飞机、无人垂直起降飞机、无人飞艇、无人直升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伞翼机等;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工作环境适应能力较强优点;因此无人机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种新领域中,比如高压线的巡查维护领域中。
高压线作为电能传输的通道需要定期的进行巡检/维护,以保障电力运输的安全;以往常见的线路巡检都是靠供电系统维护人员用肉眼或望远镜察看;因为受地理环境、天气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有些隐患也不容易被发现;遇上跨河或者深山中的线路,维护人员常常无计可施;高压线巡检的主要项目包括对铁塔的巡查,主要包括铁塔的结构和铁塔上是否有鸟窝等异物;对金具的巡查,包括金具垂直状态的查询,金具连接结构的查询,金具自身状态的查询;对铁塔间输电线状态的查询,包括输电线的垂直度,输电线之间的间距,输电线自身的质量状态,以及对输电线路下方/上方周边环境的查询,是否有违章建筑存在。
随着无人机的发展,现在使用无人机对高线输电线路进行巡检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无人机对高压线进行巡检的路线模式包括沿着两根铁塔之间的输电线进行巡检,在第一铁塔,输电线,第二铁塔和路面之间围成环形进行巡检;也包括另外一种巡查模式,无人机一边沿着铁塔的高度方向上下运动,一边沿输电线的延伸方向做水平移动,从而对输电线路进行巡查;这些巡查的过程主要在百米以内的低空空域进行。
但是,现有的低空飞行无人机在起飞和降落的时候都是使用起落架,起落架会使无人机在起飞和降落的时候平衡性大大降低,进而使无人机整体受力不够均匀,发生偏斜;另一方面,由于无人机低空飞行时候的空气密度较大,飞行的过程中阻力就会很大,从而会更加快速的消耗动力,使无人机续航能力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空飞行无人机,能够解决现有的无人机起飞和降落的时候体态不够稳定以及低空飞行过程中风阻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空飞行无人机,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外侧的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末端的底部均开设有电机筒,所述电机筒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输出端向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螺旋桨;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的固定设置有与空腔相匹配的集成电路板,所述集成电路板用于在地面站的指令下控制主体动作;所述主体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中心块,所述中心块外侧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延伸至四组支撑臂下方的承重弧形条,所述中心块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延伸至中心块下方的辊珠;所述主体侧面开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进风口,所述空腔内均匀设置有多组贯穿主体底部的出风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17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自调节负重的便携式脊柱侧弯专用椅垫
- 下一篇:人体三维数据的获取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