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芯交流海陆缆过渡接头接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81684.1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1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葛军凯;张磊;乐彦杰;彭维龙;陈国志;何旭涛;敬强;张引贤;沈清野;陈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浙江舟山海洋输电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4 | 分类号: | H01B7/14;H01B7/17;H01B7/20;H02G9/0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王晓燕 |
地址: | 31602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海陆 过渡 接头 接地 结构 | ||
1.一种单芯交流海陆缆过渡接头接地结构,海缆(2)和陆缆(3)通过海陆缆过渡接头(1)连接,海陆缆过渡接头(1)位于电缆沟内,陆缆(3)的三相线分别为第一相线(4)、第二相线(5)、与第三相线(6),第二相线(5)位于第一相线(4)和第三相线(6)之间,第二相线(5)至第一相线(4)距离与第二相线(5)至第三相线(6)的距离相同均为S,其特征在于:回流缆(13)在两接地极之间分为第一段回流缆(7)与第二段回流缆(8),第一段回流缆(7)的长度与第二段回流缆(8)的长度相同,且第一段回流缆(7)与第一相线(4)之间的水平距离为0.3S;第二段回流缆(8)与第三相线(6)之间的水平距离为0.3S,回流缆(13)在两接地极之间的电缆沟内完成一次换向;过渡接头至变电站之间设有多个接地极,使回流缆(13)从过渡接头起在电缆沟中多次变向直到变电站;海陆缆过渡接头(1)的海缆铅护套(10)与陆缆铅护套(11)分开设置;海缆铅护套(10)通过铜排连接至海缆铠装(12)锚固接地体接地;陆缆铅护套(11)直接接地或保护接地,其接地极可与回流缆(13)接地共用;
第一段回流缆(7)与第二段回流缆(8)之间的回流缆(13)为中段回流缆(9),第一段回流缆(7)、第二段回流缆(8)平行于陆缆(3),中段回流缆(9)与第一段回流缆(7)、第二段回流缆(8)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浙江舟山海洋输电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浙江舟山海洋输电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168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生物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自动发放装置的打印设备